天平家园 鹤翔航头 朱家角 古镇泗泾 今日九星 宝山社区 璀璨徐家汇 定海家园 科瑞物业 湖南社区 健康枫林 今日虹梅 今日练塘 龙华社区 曲阳社区 庙行之声 北站社区 江桥报 太平家园 嘉兴天地 美丽顾村 和谐盈浦 金泽报道 康健社区 走进广中 川北印象 重固家园 今日佘山 永丰社情 友谊社区 今日张江 今日真如 宣桥之声 岳阳家园
关闭
新民网移动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民头条 > 新民社会 > 正文

上海首次破获大规模“软暴力”放贷讨债团伙 42人落网

2015-06-16 16:06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孙云    新民网编辑:沈毓烨    T | T 字号: 打印 参与评论

  【新民晚报·新民网】浦东新区公安分局昨天下午宣布,5月20日一举捣毁4个“软暴力”讨债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42名,发现高利贷借条161张,涉案金额总计735万元。据悉,这是上海警方首次破获大规模“软暴力”放贷讨债团伙。浦东公安分局同时还捣毁一个有17名犯罪嫌疑人的网络赌博团伙,涉案金额约600万元。

  近期不少居民区出现以投资咨询、金融服务等为旗号的小公司,其中不乏滋生犯罪的温床。金融法治等监管漏洞亟需补位,以杜绝更多市民受害。

  泼红油漆、堵塞钥匙孔、敲碎玻璃窗、贴身尾随、请你“谈心”……别看这些讨债的手段并不暴力,讨债的人既不打人也不骂人,甚至还严格控制每次上门“谈心”的人数,然而,这些“软暴力”手段仍对欠债者及其家人具有很强的威慑力和骚扰,不仅能把他们吓得外出躲债或卖房还债,甚至出现过欠债者不堪其扰自杀身亡的极端情况。

  截至昨天,还有犯罪嫌疑人陆续到案,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随着调查深入,暴露出的问题引人关注。

  “软暴力”讨债“想逃罪”

  “恶作剧又不犯罪咯!”——这是几个犯罪嫌疑人面对警方讯问时的狡辩之词。

  这些年来,虽然司法机关不断加大对暴力讨债团伙的打击力度,但犯罪分子也在不断总结教训,提升“业务素质”,还在特定的小圈子里切磋交流、观摩学习,妄图钻法律空子,给自己的非法放贷和讨债披上合法的伪装。恶作剧形式的“软暴力”讨债就成了不少犯罪分子的新手段。

  找到欠债人,就贴身紧逼,步步为营;欠债人外出躲债了,就盯住家中的父母乃至七八十岁的祖父母。不用生命威胁,杜绝肢体接触,但不断给欠债人或家中老人精神施压。

  被害人朱小文就是一例。朱小文沉迷赌博,屡屡欠债。最近一次,他在2015年初向高利贷团伙借了2万元,1个月后,债务就利滚利翻成了7万元。朱小文外出躲债不知所终,今年的小年夜,高利贷团伙头目派了几个手下上门找到朱小文的父母。没想到,他们态度坚决,不肯替儿子还债,还打了110报警。几个手下怀恨在心,趁他们不备,将朱小文家的玻璃窗全部敲碎,老两口只能在西北风肆虐的家中熬过寒夜。讨债团伙再一次上门时,朱小文父母索性连门都不开了,几个犯罪嫌疑人便用异物堵住防盗门的钥匙孔,让他们进出两难。

  朱小文父母是少见的“软硬不吃”,大多数时候,父母护犊心切,宁愿帮不争气的子女还债。这时,不法分子就会跟老人“谈心”。在“谈心”时,言语中也有掌握技巧,笼统模糊地威胁对方“以后让你过得不太平”,而不能像电视剧里的黑道分子那样,扬言“把你们拖出去丢进海里”之类具有威胁人身安全性质的恐吓言语。

  即使千方百计找到了欠债者本人,怒气冲冲的讨债者也会注意控制情绪和行为,不打不骂,而是胡搅蛮缠,或者贴身尾随,把欠债者烦得走投无路,只好乖乖认输,想办法筹钱还高利贷。

  例如,有一个团伙听说一个欠债人一天早上将去医院看望患病亲属,立即赶到医院找到对方,从此便开始每隔二三小时换一批人“保镖式跟踪”,让欠债人觉得自己无路可逃,只有想办法还钱才能解脱。

  昨天民警提审过程中,有嫌疑人自以为已经吃透了法律条文和警方的“路数”,只要自己一口咬死,就能钻法律的空子,逃避打击,司法机关也拿他没办法。

  不过,“软暴力”并非法外之地,不能帮助犯罪嫌疑人脱罪。截至昨天,已有26名涉案人员因涉嫌非法拘禁和寻衅滋事被浦东警方依法处以刑事拘留。在浙江、广东等一些地区,近两年也开始出现“软暴力”讨债团伙成员被判刑的先例。

  “欠债人”变成“讨债人”

  在本案中,套用蔡依林的一句歌词,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傻傻分不清楚”——他们的角色往往会发生互换,昔日欠债人变成了今日讨债人。这又是为什么?

  浦东警方之所以会在5月20日收网这天同时捣毁4个放贷讨债团伙和1个网络赌博团伙,正是因为高利贷和赌博常常相伴而生,互相依存。为了在输钱后翻本,一些输红了眼的赌徒不惜通过赌场头目的介绍去借高利贷,还不出钱后,只能听从讨债团伙的威胁,或者成了他们的“马仔”,跟随他们四处讨债,或者在他们的安排下,伪装成房东接待看房人,配合其作假出售或抵押他人房产套现。于是,他们的角色从原本的被害人变成了今日的阶下囚,这样戏剧性的转变也正应了“赌是万恶之源”这句老话。

  在提审中,就有一名涉嫌非法拘禁的犯罪嫌疑人王晓华给自己“叫冤”。原来,王晓华不仅被非法拘禁过,而且,被拘禁的时间还是本案中时间最长的。

  去年,20来岁的无业人员王晓华在赌博中输了钱,还不出高利贷,情急之下,伪造证件,把与亲戚共有的一套动迁房低价卖掉,才把窟窿填上。亲戚知道后自然不答应,催讨无果,通过街头散发的小名片找到江秋生,让他帮忙去逼王晓华交出卖房款。

  江秋生和手下把王晓华及其女友一起带到一套出租屋内,让王晓华两人住在一间卧室里,自己和其他手下住另一间,两人一组,轮流值守,不让王晓华他们出门。他们的手机也被没收,只能用于打电话找亲戚朋友借钱。王晓华自知理亏,不敢报警,只能忍气吞声待在出租屋里,被关了15天。

  最终,江秋生看王晓华实在还不出钱,也无计可施,只得让他“以身抵债”,跟着自己混,在其他欠债人面前“现身说法”,逼其他人还钱。王晓华反正也没正经职业,便心甘情愿跟随“老大”,加入了讨债团伙,能混一天是一天。

  在犯罪嫌疑人中,类似王晓华这样由欠债人转变为讨债人的并非个案,因为要靠正经途径,大多数赌徒根本无力承担高达25%-30%的月利以及每满一个月本金就翻倍的高利贷。其中一些赌徒虽然卖掉家中动迁房,或者得到父母卖房相助,却仍然沉迷其中,不知悔改,旧债刚了,又欠新债,压得父母喘不过气,无力再替子还债。这些不孝子还不出钱,又不敢报警,怎么办?只好乖乖听债主的话,充当他们的敛财工具。

  “赌博的”勾结“放贷的”

  本案中,马秦为首的网络赌博团伙和陈巧生为首的放贷讨债团伙是一对生意“搭子”,有人赌输了钱,马秦就把他们介绍给老同事陈巧生,让他们去借高利贷再继续来赌。为便于开展生意,马秦的赌博窝点设在宝山的一个宾馆内,陈巧生则在相距不足200米的地方租借了一处沿街门面房,搞了一个无证无照的“贷款公司”。

  其他三个放贷讨债团伙也都是依附赌博、吸毒等犯罪行为而生,他们或在网上打广告,或在街头散发小名片揽客,其对外宣称的“贷款公司”“金融公司”“投资咨询公司”等名头都只是个幌子,来借高利贷的人也心知肚明,但为了自己的不法用途,也只能铤而走险,抱着侥幸心理,签署明显不合理的借条。

  据民警调查,“行业潜规则”是每个月写一次借条,第一张借条上注明的借款金额为实际金额的一倍,高达25%-30%的月利息并不在借条上标明,而是在交付借款时当场扣除。次月如不能还清,则在新借条上将本金翻番,利息随之水涨船高。通过这样的手段,非法放贷的团伙意图规避法律对高利贷的禁止,将非法行为伪装成正常的民间借贷,保证自己即使在法庭上成为被告,也至少不会有本金上的损失。

  此次捣毁的4个放贷团伙,最早的从2012年便开始大肆非法借贷,对这些组织的监管漏洞显而易见。而且,法律对其行为的定性也存在模糊不清的空白点,相关法律依据——国务院1998年出台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已滞后于现状,这使得司法机关往往只能打击具有非法拘禁、寻衅滋事等行为的涉案人员,而不能彻底取缔这些非法放贷机构。倘若团伙头目未亲自参与非法拘禁和寻衅滋事,就可能会逃避打击,换一个地方另起炉灶。记者关注到,近期伴随着麻将馆、棋牌室等在一些社区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附近也开始出现所谓的“投资公司”“金融服务公司”,民警指出,其中不乏滋生犯罪的温床,应当引起监管部门重视。 (文中均为化名)(新民晚报记者 孙云)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新民网事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xinminwangshi
突发事、新鲜事、有趣事
感人事、烦心事等你来爆料!
扫一扫,关注有礼!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网编辑:沈毓烨)
今日热点

发布评论

评分:
 /  

您还能输入300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64023633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shsxwddwyh@163.com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

查看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