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党的百年华诞,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与新民晚报社共同策划,历时半年精心制作了《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百集融媒体系列产品。
100位在沪的外国人,讲述他们在中国、在上海生活工作的所闻所见所感,第60期邀请的是来自美国的裴文德。
《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第60期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姓名:Peter Cuthbert
中文名:裴文德
国籍:美国
职业:时任上海世博会美国国家馆副馆长
1992年,还在美国读大学的Peter就开始学习中文,并且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去遥远的中国看看。当年,他幸运地获得了交换生的机会,第一次从美国来到了中国。
在安徽大学,他继续研究中国文化,深入学习中文,因为喜欢书法,中国老师给他取了个有内涵的中文名字“裴文德”。
爱情,见证高铁发展
初来中国,Peter第一站飞抵上海,然后买了一张火车票从上海火车站出发去安徽合肥。“当时什么也不懂,就买了一张最便宜的火车票,17元的硬座票,是个慢车,全程需要9个半小时。我永远忘记不了当时的情景。”硕士学业完成后,Peter开始在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工作,就此留在了中国。
2000年,Peter认识了现在的太太刘海英。彼时,刘海英在南京,而Peter却换到了上海工作,供职于美国驻上海总领馆。
为了见到爱人,Peter每个周末都要乘火车去南京。“单位的人都知道,周末不要找Peter,他去南京了。
”从绿皮车到快车,再到动车、高铁。Peter频繁往返于上海和南京之间,也深度体验了中国铁路的变革和技术的巨大进步。
Peter回忆,2000年从上海到南京,火车需要约4个小时,“那时外国人也比较少,整个南京火车站的乘务员都认识我了。”
2004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发布后,中国开始进入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时期。2010年,国产“和谐号”新一代高速动车组,从杭州到上海虹桥试运行途中最高时速达到416.6公里,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度。
“现在只需要一个小时就能从上海到南京”,因为经常乘坐,Peter还留意到了高铁沿线城市近年来的发展变化,“九十年代,火车夜里只要开出上海就是黑漆漆一片,现在沿途很亮。”
盛宴,惊艳了全世界
因为中文基础好,加之有领事馆工作的经验,所以Peter被聘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美国国家馆的副馆长,负责接待工作。如今,十多年过去了,提及世博会,Peter还是回味无穷。
2007年至2010年,上海实施了一批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世博配套工程项目,力求打造一个立体化、多元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既方便世博客流的集散,又提升城市综合交通能力。回望上海世博会,Peter认为,当时上海市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投入,如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公共交通集散中心、轨道交通7号线和9号线等,不仅服务于世博会,还给生活在上海的人带来了便利。
上海世博会是一场让世界惊艳的盛会,结束后,中国馆变身成了一座超大型艺术博物馆——中华艺术宫,“中国馆是独一无二的,无论是建筑外形还是内部藏品。”Peter打算找个机会再去参观一趟改造后的中国馆。
“上海实现了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Peter说。
《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
百集融媒体系列产品现已上线
每天一集短视频+一个故事
持续100天
请继续关注
采写:胡彦珣
视频:萧君玮
摄影:孙中钦
海报:董春洁 陈莉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