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民头条 > 新民社会 > 正文

十分上海·岁月特辑丨弄堂口的烟纸店,阿拉记忆中的“解忧杂货铺”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新民晚报视频摄影部     编辑:高飞     2019-08-18 10:00 | |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新民晚报·新民网】繁华之中抚人心,最是平凡烟火气。

  提到上海的风情万种与城市文化,弄堂——这一本地特有的民居形式,与千千万万的市民密不可分,多少故事,多少名人,多少记忆,都与亭子间紧紧联系在一起,唇齿相依。

  作为弄堂中的“标配”,烟纸店是最热闹的地方,也代表了最浓、最纯粹的上海气息。在上海黄浦区篾竹路245号,永丰杂货店的老板高琦,最近一段日子习惯静静地坐在店里,这里要拆了,他有些舍不得。

  “现在每天早上10点开门,反正也没什么顾客了。”高琦熟练地将木门板一块块移开,杂货店的柜台露了出来。

  烟纸店是上海人对杂货店惯用的称呼:“为什么叫‘烟纸店’?没有准确的说法,我这店是父亲1994年开的,那时候还叫南市区。”

  “牙刷牙膏香肥皂,卫生草纸电灯泡,阿司匹林橡皮膏……”滑稽戏里的顺口溜概括了一家烟纸店必备的货品。如今,唯有香烟、火柴、肥皂、草纸这“镇店四宝”还有人来买。

  高琦记得,上世纪90年代店里生意很好。“特别是那些小玩意儿,话梅、粘纸,小朋友在门口石子路上跳橡皮筋、拍香烟牌子。”如今,他总是默默目送路人穿过弄堂去往地铁站。

  正聊着,店里来了一位顾客。60岁的王先生多年前曾住在王家码头路,他喜欢这片老城厢,特意赶来看看。“你看老房子多漂亮!”王先生说给记者看他手机里的照片。

  整个采访中,来买东西的顾客屈指可数,一位小伙扫码买了包香烟,一位阿姨买了包草纸。这一“烟”一“纸”恰好对上了“烟纸店”的称呼。连高老板也不知道的由来,大概就在这里吧。

  “烟纸店是上海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片段。对很多人而言,是一种回忆,是一代人的欢乐时光。”高老板说,现在弄堂越来越少,老虎灶、酱油店、大饼摊、剃头店,还有烟纸店,自然就渐渐消失了。“这也是必然,大家偶尔能想起,就足够了。”

  再见烟纸店,谢谢你陪伴了大家的童年,谢谢你方便了弄堂里的大家,谢谢你为千家万户带去了实惠的货物与简单的快乐。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