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网讯】“南非发现一种蚊子,不吸血,吸脂肪。”一条微博近日热传,一时间成为热议话题。不少淘宝店主借机推出了吸脂蚊子这种减肥利器,标价从1角到几万元不等,吸引了不少眼球。这是真的吗?物种达人告诉笔者,这种蚊子根本不存在。
只吸脂不吸血?
五月不减肥,六月徒伤悲。天气逐渐炎热,又到了考验身材的时候了。这几天,热转的一条微博惊呆了不少人。“南非发现一种过去不为人知的蚊虫,被叮咬的动物皮肤不会红肿,反而会塌陷。动物学家研究之后,发现这种蚊子不吸血,而是吸食皮肤表层的脂肪。”“这种蚊子在吸食过程中会释出一种可以融化脂肪的酸性物质,把脂肪吸走,却不伤害皮肤。科学家认为,这种蚊子说不定可以被用在减肥医疗上。”
就这样,往常面目可憎的蚊子,摇身一变成了减肥利器。“求引进!求叮咬!”不少人微博转发调侃。当然,调侃之中多是质疑消息的真实性。“这样不会传染病菌吗?”围绕着吸脂蚊子,引起网友热烈地讨论。
吸脂蚊子不存在
“瀚海蓝月”冉浩是一位科普作家、动物研究者,他指出,不管寄生虫还是蚊子,大多是吸食血液,直接吸食脂肪的很罕见,至少在目前动物学书籍上还没有记载。对于这个神奇的发现,目前在多家国外英文科学媒体的网站及学术期刊上,并没有找到相关文章。
冉浩解释称,蚊子的吸血活动都限于表皮以下,我们的皮肤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表皮非常薄,只要到达真皮就能找到血管,所以对蚊子来说难度不大。但要想吸到脂肪,就必须穿过超过1毫米甚至几毫米的真皮层,去皮下组织里获取,这对他们纤细的嘴巴绝对是个挑战。脂肪组织不能直接吸食,要把脂肪细胞弄成液体才行,这个相当困难,至少报道中所谓的“溶脂酸”不成的,可能需要强力的切割工具或消化酶。因此,冉浩觉得这种蚊子并不存在。
有网友提出,吸脂蚊子的图片有假,是阿拉斯加一家博物馆中一个蚊子模型的照片。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从事昆虫多样性的方燕副研究员表示,在她的研究范畴中,从未听说过吸脂蚊子。
网店只为赚点击率
吸脂蚊子是否存在不可知,淘宝上已有不少店家开始叫卖,并配有巨型蚊子的图片。“最新减肥利器,南非蚊子!一天减20斤!”不过,随后店主又写道“你还真信有这种东西啊?不怕传染疾病啊?没有蚊子啦,掌柜的只是为了增加访问量啦!”笔者联系上店主,店主坦言,作为刚开张的店铺,弄个噱头吸引人来咨询,借机可以推销。
不过,也有店铺吸脂蚊子的销售达到了几百个,几十个评论都说“真的有用!”、“瘦了好多!”、“谢谢店主,有了吸脂蚊子,再也不用运动减肥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询问后,店主告诉笔者,这是他和网友们玩的游戏,并没有蚊子,1毛钱拍下链接后,尽情发挥评论,越夸张越搞笑越好。“就是为了搞笑,也是可以刷刷信誉,一举两得。”(据劳动报)
新民网茶馆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newteahouse
无节操、有道理
最麻辣,最有趣的时事脱口秀!
你今天脑补了吗?
新民网事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xinminwangshi
突发事、新鲜事、有趣事
感人事、烦心事等你来爆料!
扫一扫,关注有礼!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52921234转641111 021-52921234转 新民网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8:00
[展开/收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 |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