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民头条 > 新民时政 > 正文

【发现最美铁路】百年传承,述说百“变”京张

来源:中国青年网     编辑:朱妍     2021-04-28 11:03 | |

  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2019年,京张高铁通车。同样的起点上,北京北站见证了京张线的变化发展,也述说着百年京张的历史故事。

  百年京张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精神。百余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亲自勘探设计,以大写的“人”字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如今,京张高铁在八达岭长城青龙桥站地下中心位置4米处穿越而过,精准微振动控制爆破技术、隧道衬砌施工成套技术、全自动驾驶设计等最新技术让新老两条京张铁路线实现了跨越百年的“握手”。“人”字顶端青龙桥站见证了百年京张的历史变迁,也见证了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

  百年京张变的是外观,不变的是追求。随着京张铁路通车,沿线一批车站投入运营,几间站房、几个雨棚、几条板凳连接了京张铁路的关节枢纽。如今,一个个老站房退出历史舞台,新的北京北站成为京张高铁的起点。清河站是京张高铁全线建筑面积最大的车站,整个屋顶像雪道一般,浓浓冬奥元素让人流连忘返;世界上最深、规模最大的地下高铁站——八达岭长城站成为热门打卡地,82米长扶梯成为“网红”。百年京张旧貌换新颜,京张高铁“一站一景”的设计,是我们对百年京张的深情致敬,更是我们对和谐、绿色、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百年京张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传承。从蒸汽时代、内燃时代到电力时代、高铁时代,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从营业里程200公里到141400公里,京张线路百年的变化,正是我们国家百年巨变的一个缩影。如今,铁路员工仍像自主修建铁路之初一样,创造了多个第一、多个先例,在任何急难险重任务都勇挑重担,越是脏活苦活累活越是冲锋在前,传承百年依然渗透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韧劲,迸发着千锤百炼、精益求精的力量。从青龙桥站站长杨存信身上我们就能看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人员如何更迭,铁路职工就像铁道线上那一颗颗道钉,时刻坚守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便捷出行的运输生产第一线上,为承载旅客的列车筑牢基石,传承着“视公事为家事”的詹公精神、京张精神。

  百年风雨跌宕起伏,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京张铁路是中国铁路发展的标志性工程,京张高铁是中国铁路的智能先锋。一个个“首次”、一项项全国乃至世界之最,正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最好见证。百年京张,变的是速度与力量,不变的是骨气与精神。(申鹏)

今日热点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