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注燃料居然用自行车打气筒,
天线不自动靠人拉着转,
计算弹道连算盘都用上了,
通讯基本靠“吼”……
你可能想不到,
他们是在造中国航天系统第一枚火箭。
你更想象不到,
他们不是在人迹罕至的大漠戈壁,
而是在大上海郊区的一片滩涂上。
半个多世纪前,
一群连火箭都没见过的年轻人,
在大专家们的带领下,
热血沸腾地干着一件神秘而伟大的事。
24岁的戚南强是其中一员,
为了保密,
他还给专业书籍“穿马甲”。
1960年探空火箭“T-7M”冲天而起,
虽然只飞了8公里,
毛泽东却为它点赞:
8公里那也了不起,
应该8公里、20公里、200公里地搞上去!
今天,
当中国的火箭以“火箭”速度越飞越高,
请铭记那些带我们出发的人们。
翻开本期《国家相册》,
也许你笑着笑着就哭了,
也许你哭着哭着就笑了。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