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稳的基础更加巩固,好的态势更加明显,服务业和消费保持最高贡献,新动能进一步发挥作用,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总体形势好于预期。
一、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814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好于预期。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987亿元,同比增长3.5%,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52987亿元,同比增长6.4%,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06516亿元,同比增长7.7%,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分季看,二季度延续了一季度开局良好的运行态势,国内生产总值2008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与一季度持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333亿元,同比增长3.8%,比一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82983亿元,同比增长6.4%,与一季度持平;第三产业增加值104491亿元,同比增长7.6%,比一季度略微回落0.1个百分点。
二、服务业继续保持对经济增长的较高贡献率
上半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5.8%、40.1%和54.1%,其中,二季度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6.6%、41.3%和52.0%,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提高0.6和0.1个百分点。从贡献率看,上半年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1%、37.8%和59.1%,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2、2.6和4.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第二产业高21.3个百分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分行业看,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高,分别为30.7%、10.3%和10.2%,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0.9、1.1和1.2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较快,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0%,比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
三、消费需求继续保持对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作用
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发挥主要作用,消费结构继续转型升级。最终消费贡献率为63.4%,资本形成贡献率为32.7%,外需贡献率为3.9%,消费仍然是三大需求中最高的。在消费中,增长最快的还是服务消费,上半年居民在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改善型、服务性消费方面的人均支出增长较快,分别为9.6%、10.0%和11.9%。
四、经济增长新动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等新兴行业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新动能成为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分别高于整个规模以上工业3.9和6.2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0%,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其中,二季度增长23.0%,比一季度提高3.9个百分点;在快递服务的带动下,邮政业增加值也持续高速增长,同比增长31.9%,其中,二季度增长32.4%,比一季度提高1.0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3.4%,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8.6%,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8.2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高达51.6%,超过全国网上零售额18.2个百分点。
五、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
上半年,劳动生产率继续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约为49135元/人,扣除价格因素,比去年同期增长6.7%。产能利用率回升明显。工业产能利用率延续了去年二季度以来的回升态势,其中,煤炭、钢铁去产能成效进一步显现,产能利用率回升较为明显。相关产业利润高速增长。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2.7%,比去年同期提高16.3个百分点;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2.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长81.9%。
(作者为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街谈巷议微信
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