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民头条 > 新民社会 > 正文

实探沪上知名蟋蟀交易市场:从70岁老人到17岁少年都对“斗蟋蟀”情有独钟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董怡虹,孔明哲     编辑:韦嘉维     2021-09-11 10:15 | |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立秋到,蟋蟀叫,白露三朝出“将军”。众所周知,一到立秋,就是深入田间地头收蟋蟀之时。 “招兵买马”到了白露,爱虫人定下心神静养手中的蟋蟀,期待出个“大将军”。

  每年8月到10月,作为上海市区最大的花鸟市场,岚灵花鸟市场虫鸣阵阵,十分热闹。而坐落其中的聚奇城更是沪上知名蟋蟀交易市场,虫商和虫迷还在用最原始的方式挑虫、卖虫、玩虫。

  一玩70年,老人坦言“斗蟋蟀”其乐无穷

  工作日下午,聚奇城里虫迷和虫商面对面,虽然戴着口罩,但也无需过多交流。虫迷一个接一个打开罐头,用草秆逗虫品鉴。“AA”“精品”“特级”……从这些贴着各类标签的罐头里挑出心仪的虫,讲究可不少。

  “手电筒和放大镜是必须的。”76岁的陈先生自备了能充电的手电筒,熟练地打开罐子,用草秆逗弄几下,关上罐子再下一个。“主要看蟋蟀的牙,还有就是它灵不灵活。”结伴而来的王先生告诉记者。

  “今年8月5日这里开门,有空我俩就来。”陈先生说他来聚奇城买蟋蟀的习惯有10多年了,“从7岁开始玩,都快玩了70年,从挑虫到养虫最后出去斗虫,这个爱好一直没变。”

  为何对“斗蟋蟀”情有独钟?两位老人的回答不约而同。“我们小时候没东西玩的,就是拿个网罩捉虫,从普陀搬来宝山以后我还会自己捉,老朋友手机上一招呼直接小区里玩起来。”陈先生觉得这个爱好对身心大有脾益,“老看电视电脑傻坐不好,还是要动起来。”

  随父“入坑”,少年认为“养蟋蟀”才是精髓

  这个游戏可不止是老一辈的爱好,在市场里记者还发现了不少年轻的面孔。17岁的金同学高中放学后习惯来这里看看。“都是我爸教我的,我们俩还会一起去捉。”金同学表示,自己家里养虫的罐头就有上百个,每到这时节他和父亲都要切磋一下。

  “同学们不知道我有这个爱好,他们玩游戏比较多。”金同学坦言这个爱好确实小众了些,但并不妨碍他钻研此道,“养虫很关键,虫拿回去后必须养30天,至少30天。看着自己精心培养的蟋蟀获得胜利,是我觉得最快乐,最有成就感的时候吧。”

  据了解,黄浦区的万商花鸟市场在去年搬迁后,部分商家也入驻了聚奇城,这也为此地的人气添了一把火。(视频 | 上海市中心的这家花鸟市场要关门了,甩卖背后是留恋)其实,“斗蟋蟀”这项游戏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清代时就越发讲究。

  清代《清嘉录》里就曾记载:白露前后,驯养蟋蟀,谓之秋兴。随着时代发展,这个民间游戏至今仍有不少拥趸。与你童年相伴的是什么游戏,关于“斗蟋蟀”又有哪些回忆?欢迎留言分享。(新民晚报记者 董怡虹 孔明哲)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