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民头条 > 新民社会 > 正文

上海在全力战“疫”的同时,也在不断升级自己的“战斗力” 打造更强大的公共卫生“防护网”

来源:文汇     编辑:韦嘉维     2020-04-07 10:18 | |

  与新冠病毒交手,某种程度上,是对上海这座城市“抵抗力”的一次考验。

  1月20日,上海报告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回望过去的两个多月,上海在全力战“疫”、调集城市自有“免疫部队”的同时,也在不断升级自己的“战斗力”:从扩建发热门诊、增设社区发热哨点诊室,到扎紧入沪通道、社区管控、医疗救治三道“防护圈”……

  2003年发生的“非典”,让全国建立了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上海现有医院的发热门诊体系也起始于17年前。而17年后的当下,在迎战新冠病毒之际,更多有识之士认识到,上海需要打造更强大的公共卫生系统,国家和城市公共卫生建设水平也将在抗疫斗争中不断完善。

  “生命至上,集中力量救治”

  自上海1月20日报告首例确诊新冠肺炎病例以来,截至4月6日24时,上海已累计治愈出院389例。

  这组数字背后的每一例,都凝聚着上海救治医学团队的全力守护。新冠病毒是全球新发现病毒,来势汹汹,正面迎击这个强悍的对手,上海调动的是全市“最强兵力”。疫情发生以来,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这家集中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与全市持续派驻的医学团队并肩作战。

  未雨绸缪,市公卫中心以应对传染病而生,在2003年“非典”之后迁建而来,这次也为之而战。只要发生疫情,无论是法定传染病,还是新发传染病,这里就能立刻承担起收治病患的任务。市公卫中心在每年进行突发传染病应急演练和培训的基础上,于武汉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加强版”培训。这就是为全国知晓的上海“公卫模式”的缩影。

  根据上海市“集中病人、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四集中”原则和努力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要求,市卫健委与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集全市之力,抽调市级医院急诊ICU及重症医学、感染性疾病专业、呼吸专业、中医和精神科专业临床骨干组成医疗队支援定点医院,凝聚全体救治专家智慧的“上海方案”换来一次次生命的“重新起航”。

  三道防护圈筑牢公共卫生屏障

  早在2019年12月31日,武汉宣布不明原因肺炎消息伊始,上海市疾控中心便启动了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初期就制定形成了20多个符合上海实际情况的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具体方案。此后,这里连续推出五版上海防控方案,并在全国率先推出院内感染控制、特定人群防护、各类现场消毒指南、小区单位针对性防控指引等。

  疾控工作,追求的是极致的敏感性与非凡的洞察力。正如市疾控中心提炼的“上海疾控精神”起首的四个字“曲突徙薪”,就寓意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上海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被发现,医院早在1999年就建造了独立的传染病专用楼,2003年(即“非典年”)起常年开设发热门诊,近年来不断完善。同仁医院发热门诊的“硬核”迎战,正是上海医疗卫生系统面对疫情保持严谨、高效诊治的一个缩影。疫情发生以来,上海又在现有117家发热门诊基础上,增建182家社区发热哨点诊室,4月初首批哨点诊室已投用。

  最吃劲的时候需要用足劲,更要用好劲,凝聚合力。当前,境外疫情正在加剧蔓延。对上海而言,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抓好每个关键环节,落实常态化的防控要求,唯有筑牢更强大的公共卫生屏障,方能为市民百姓的健康再加一道安全锁。

  聚焦入沪通道、社区管控、医疗救治三大重点方向,上海构建三道防护圈,做实做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这么多基层干部走上街道,海关、疾控、机场配合,这一切得益于上海基层网络的健全,联防联控体系,可以实现‘一键启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成员吴凡告诉记者,如果说上海健康城市建设有什么秘诀,不可绕过的一条:上海不是靠卫生部门“单打独斗”,而是靠各部门通力合作,树立“大健康”理念。

  去年出炉的 《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年)》,一大亮点即是,突出多部门协作联动,例如传染病防控,需要海关、农业、水务、气象、卫生等部门合作;重点人群健康保障,需要教委、民政、残联、卫生等部门携手。

  从大数据到AI,科技助精准抗疫

  随申码、来沪人员健康信息登记、发热门诊一键查询……很多人不知,在这一轮疫情防控期间常用的这些“热门”软件,来源于“健康云”的“上海新冠肺炎公共服务平台”大数据。更不为人知的,大数据追踪密切接触者、联影“天眼CT”、人工智能(AI)新冠肺炎智能辅助分析系统等“硬核”装备赋能一线战“疫”。

  科技助力精准抗疫,体现在上海疫情防控工作的方方面面。综合多学科优势科研力量,加快推进科研攻关,上海交出了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最早一批拿到检测试剂盒的欧盟医疗器械许可证,疫情发生后,上海市科委、市卫生健康委、市药监局等5部门,组建市疫情防控科技攻关工作组,聚焦“临床诊治”“药物和疫苗”“病原学与流行病学”“医疗器械及诊断检测试剂”等四个方向,布局了两批18项应急攻关任务。同时,在药物和疫苗研发领域,上海牵头承担2项,参与5项国家科研攻关应急任务。

  原标题:上海在全力战“疫”的同时,也在不断升级自己的“战斗力” 打造更强大的公共卫生“防护网”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