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民头条 > 新民社会 > 正文

“城”就中国⑦ | 走出金银滩的草原人:我们的故事与原子城的传奇同在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首席记者范洁,李永生     编辑:沈佳灵     2019-09-28 11:13 | |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新民晚报·新民网】在新中国的国家建设和工业化进程中,不同时期涌现了不同的“城”,这些城代表了一个领域、一个行业的崛起和辉煌。进入新时代,新涌现的“科技城”“创新城”“未来城”等展现了经济社会新的发展面貌,代表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新民晚报全媒体推出“城”就中国系列短视频,带您探访10座“城”,对谈10位“城中人”,了解这些“城”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展现新中国70年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展示新时代奋斗状态和未来愿景。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广袤苍茫的金银滩草原,诞生了脍炙人口的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也诞生了让新中国挺起脊梁的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这个曾经的神秘禁区如今已成为生态新城。

  原子城服役的近40年间,来自全国的数万名将领士兵、科研人员、技术工人头顶蓝天,脚踏草原,艰苦奋战。而他们背后,还有一批又一批无名英雄,为祖国核工业建设默默奉献。

  65岁的才福旦住在距离原子城近百公里的刚察县。1959年深秋,核武器研制基地选定后,世代在金银滩草原生息的农牧民面临搬迁。当时才福旦才五六岁,舅舅夏茸尕布是海北藏族自治州第一任州长,德高望重,他动员家人率先带头,并挨家挨户走访,打消牧民疑虑。

  搬迁过程不易,新生活亦艰难,牧民们不畏困难。那片金银滩草原,逐渐成为父辈们最深切的思念,成为才福旦遥远的向往。

  2003年,才福旦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他递交提案呼吁加强对原子城的保护,得到多方响应。如今他倍感欣慰:金银滩草原上那场史诗般的迁徙,已经和那段核工业传奇一起,被珍藏进中国原子城的历史:“正如原子城纪念馆最后一个展厅的名字——‘共和国不会忘记’。”(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范洁 记者 李永生)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