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民头条 > 新民社会 > 正文

洞泾镇塘桥居民区以垃圾分类为契机带动争创文明社区新风尚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社区版记者 范献丰     编辑:高飞     2019-09-11 13:10 | |

  2015年8月,塘桥居民区开始推行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今年5月实行定时定点撤桶的分类投放模式。从不习惯到踊跃参与,如今塘桥居民区的点位投放参与率超过99%,准确率逾95%,通过小区湿垃圾生化机等设施设备和社区服务,基本实现湿垃圾不出小区、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有害垃圾专业化处置、干垃圾区级规范处置的全流程分类处置。

  塘桥居委所在的洞泾镇,截至今年7月,29个小区完成撤桶。未来,洞泾镇将进一步落实全程分类,促进源头减量。

  这场生活方式的革命,党员要站在最前列

  “我们小区很早就开始垃圾分类了,但今年力度更大。”洞泾镇塘桥居民区居民陈阿姨坦言,小区刚宣布要撤桶、定时定点投放垃圾,不少居民议论纷纷。

  垃圾分类是一场生活方式的革命,居民区党支部理所应当要站到居民最前面。党支部书记张月其呼吁党员争当先锋,提出“我是党员,垃圾分类我先行”,明确党员在五个方面“带头”:带头签署承诺书、带头实现家庭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带头参加定时定点投放、带头参加垃圾分类志愿队伍、带头包干分区指导楼道邻里。

  作为退休党员的朱阿姨,也是楼组长,撤桶前和其他党员、志愿者一起参加了好几次垃圾分类培训会。一个多月里她上上下下敲着邻居的门:“反复跟每家每户解释垃圾分类工作的意义和具体方法,面对面交流最能打消各种疑虑。”

  同时,居民区每个单元门口都树起告示牌,标注定时定点投放信息和地图。“很多细节必须在撤桶前考虑周全。”张月其以百鸟苑小区为例,这里只有一个定时定点垃圾投放点,位置设置要考虑各方因素。最终投放点设在靠近小区东门处:“这里人员进出频繁,居民出门时顺手倒垃圾最方便。”

  不出居委意料,撤桶之初,一些楼道口出现乱丢垃圾的情况。张月其将班子成员分成4组,对应4个小区,每天巡查分类投放。居委在每个楼栋门口都安排一名志愿者,一旦发现乱丢垃圾就上前宣传引导。措施持续两周,乱丢垃圾现象明显改善。志愿者还继续挨家挨户上门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单,事无巨细的解答居民们对于垃圾分类的疑问。

  这场动“攻坚战”里,党支部继续发挥党员的引领作用:党员们划分小组,与居委干部、物业、志愿者一起网格化管理;专人负责日常宣传、绿色账户积分、小区巡查等工作;党员和志愿者轮流现场指导居民分类。党支部还建起“小区撤桶工作群”,通过微信群分享垃圾分类知识,遇居民行动不便求助就上门帮忙收,实时直播分类投放现场情况,点位缺人立即有人主动顶岗……如今,定时定点投放结束后党员和志愿者也会继续在岗位上多留一会儿:“让居民看到党员和志愿者,就感到安心。”

  “白领”带“白发”,劣势如何变优势?

  在党支部推动下,塘桥居民区多个小区都把垃圾分类写进了居民公约,引领居民把垃圾分类融入日常生活。

  塘桥居民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并不具备优势。塘桥居民区2975住户,突出特征是“两白”——“白领”青年多,“白发”老人多。白领容易因上班错过投放时间,老人缺乏分类知识,都是公认的“垃圾分类困难人群”。

  7月21日晚22时许,塘桥居委会副主任蒋华平路过投放点位,看到两名年轻人准备扔垃圾。看到告示牌上的信息后,两人又把垃圾袋拎回去了,一人还拿手机拍下投放时间。这一幕让他多了一份信心:“在城市垃圾分类的大背景下,这些白领青年对这一问题有着共同的价值认同。居委应该争取占居民总数70%的白领青年来引领30%的白发老人共同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不少白领青年乘地铁上下班,塘桥居民区就把投放时间定在早上7:00~9:00和晚上6:00~8:00。年轻人觉得方便了,也更乐意为社区垃圾分类做些事。他们带来更新鲜的垃圾分类知识,协助老人开展垃圾分类。志愿者说:“有老人问我膏方剩的渣是什么垃圾,我蒙住了,旁边的年轻人手机一查就告诉老人,还顺道解释了好几种平时很少有的垃圾属于哪一类。”

  塘桥居民区有两户高龄独居老人,平时很少出门,撤桶之后扔垃圾很不方便。居委会特意安排了两名志愿者每天上门收取垃圾投放。一些年轻的邻居也纷纷表示愿意帮助老人“带垃圾”。

  鼓励的同时也要鞭策不文明现象。居委会专门设立起“红黑榜”,督导员发现有人随意倾倒垃圾,会利用监控设备截取照片在黑榜公布,为少数居民念响“紧箍咒”。

  这是一场持久战,发现问题就要查遗补漏

  每个投放点位,都有一本记录册,每天记录两组数据:一组是保洁员记录的“投放点位地上垃圾袋数”,统计各个时间段是否有居民随意扔垃圾;另一组是志愿者记录每天超时后的劝离人数。每天上班前,张月其会到4个小区巡查一遍,她很高兴地发现:“最近两组数据都是零。这说明垃圾分类越来越顺了。”

  7月29日,保洁员俞冬梅和志愿者周阿姨在花坛看到一袋垃圾。捡出垃圾分类投放时,她发现还有100元钱,通过垃圾中的电费单找到当事人还钱。当事人见状十分惭愧,再三承诺今后一定定时定点分类投放。

  公认垃圾分类做得好的日本,用了40多年才达到如今的水平。上海的垃圾分类刚刚起步,仍将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有居民反映撤桶后不知道何处投放,居委制作投放点位指引牌,每个楼栋标清投放路线;全体党员包干制负责起自己所在楼栋每户居民的分类指导和巡查;助残员对残疾人家庭等行动不便人员进行宣传引导并预约上门收取……一个个细致入微的“小举措”赢得了居民点赞。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源头减量。为了让这些“高大上”的理念以易于理解的方式深入人心,塘桥居委会还制作起垃圾分类歌、垃圾分类漫画和垃圾分类视频,传递更多信息:“垃圾分类是一场持久战,这个过程就是要不断攻坚。”(社区版记者 范献丰)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