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民头条 > 新民社会 > 正文

十分上海 · 岁月特辑 | 老城厢最后的弹棉花胎店,这一床的温暖,上海人都懂……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新民晚报视频摄影部 摄制     编辑:沈小栋     2019-08-11 09:30 | |

  【新民晚报·新民网】繁华之中抚人心,最是平凡烟火气。本周的“十分上海·岁月特辑”,我们将镜头对准那些难以忘却的岁月,捕捉城市记忆的点滴,记录那即将消逝的烟火气。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在上海黄浦区东江阴街,有一家店一年四季关着门营业,透过破旧的木窗,忙碌的身影不时浮现。这是老童夫妇的弹棉花胎夫妻店,虽然连店名也没有,但回头客却不少。

  “我母亲已经90岁了,这骆驼毛毯子,隔几年就要我们帮她弹一次,20多年了,她盖不惯其它的。”王阿姨找了好几个地方才找到老童这儿,这下总算可以给老母亲一个交待了。

  和印象中拿着弹弓,靠弓弦上下翻飞弹棉花不同,老童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用上了机器。他介绍,手工弹棉花成本200元一条也不够,而机器只要60元出头,白棉花、羊毛衫、骆驼毛,都能弹成松软的毯子或被胎。

  “棉花胎多少钱一条?”一对老夫妻想为孙子做一条崭新的棉花被,老俩口相信眼见为实。晚辈对长辈的关怀,长辈对晚辈的疼爱,在这不到10平米的店里随着棉絮扩散,最终变成一条温暖的被褥,每晚相伴。

  “干我们这行,从前只有过年才能休息。”回忆起过往的“高光时刻”,老童放慢了手里的活,“我们这是体力劳动啊,一下一下干出来的,和网上卖的不能比,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手艺。”

  说话间,冯阿姨拎着大包小包的羊毛衫来到店里,她希望把旧衣服拆了,整成一条羊毛毯,“既不浪费,也能确保毯子的质量,亲戚们要扔掉的羊毛衫都被我收集来了。”

  冯阿姨抱怨如今弹棉花的地方不好找,原本常光顾的店去年也关了。“以前结婚时,娘家要做八床被子,被子越多越有面子,现在小年轻不讲究这些了。”

  贾平凹曾如此描述弹棉花的人:斜斜地背了木弓,一手拿木槌弹敲弓弦,在嗡嗡铮儿的音律里身子蛮有节奏地晃动,劳动既愉悦了别人,也愉悦了自己。

  这样愉悦又实惠的店面如今慢慢消逝,但像老童夫妇一样坚守老本行的人们依旧还在,他们不像过去那样走街串巷,而市民获得不同质地的被子也越来越方便,但只要大家还愿意去翻弹那一床棉被,弹棉花胎的地方就永远不会消失。

      (新民晚报视频摄影部)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