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民头条 > 新民社会 > 正文

视频 | 上海滩八旬“棕棚匠”今日封“棕”:做棕棚是这辈子唯一的兴趣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肖茜颖     编辑:沈佳灵     2019-07-03 18:40 | |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新民晚报·新民网】“阿有坏的棕棚修伐,藤棚修伐”……上海滩一位年近八旬的“棕棚匠”平伟功记得上一次吆喝它们,已是二十多年前。今天(7月3日)下午,他完成了50多年职业生涯中的封“棕”之作。未来,考虑到身体等原因,他将退居幕后。

  棕棚,是上世纪上海家庭的“标配”。1961年,21岁的平伟功跟着父亲厂里的工人学起了棕棚制作手艺。当时,他的想法简单:“毕竟已经成年了,不能靠着父母生活。”一开始,他跟着师傅边学边干。眼花缭乱的棕线,一样的动作重复上千次,棕棚手艺讲究细心、耐心。两年之后,他便能独当一面了。他说,维修棕棚花费一天,制作新的棕棚得三天。

  平伟功喜欢这份手艺活的自由度,也爱走街串巷到处看看。所以,改革开放以后,他干脆辞去了纺织厂的工作,全职做棕棚生意。上世纪80年代及之前,棕棚的生意非常好。平伟功每天都能在吆喝声中招揽到顾客。“收入相当不错,当时厂里的工资四五十块,我做棕棚能赚五六百。”

  与棕棚的“黄金年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席梦思渐渐进入千家万户的时代。1990年之后,平伟功不再骑着自行车在大街小巷里吆喝了,因为他知道“主动出击”不管用,市场萎缩得厉害。他能做的是等电话,等凤毛麟角的顾客通过网上信息或亲朋好友的关系网上门找到他。如今,他的顾客几乎都在60岁以上,而那些棕棚主要都是摆在红木床上使用。此外,不断减少的同行也都超过六十岁。就连平伟功的徒弟施师傅也已经七十岁了。平伟功还寂寞地发现,自己可能已是唯一在上海土生土长的棕棚制作师傅。

  最近一年,平伟功在家养病。棕棚生意依旧冷清。他本想就此歇手,谁料前两天顾客的一通电话让年近八旬的他“手痒”了。“以前做棕棚是为了谋生,现在主要是兴趣。”做棕棚,成了他这辈子唯一的兴趣。

  平时,平伟功只睡得惯棕棚。“优点很多:耐用,至少三四十年不坏;天然材料做的,透气;软硬合适,没有木板床硬,又不像席梦思那么软”,他说。

  这么好的宝贝,越来越珍稀的手艺,谁来继承?未来,平伟功的徒弟将接过这份手艺。平伟功仍旧愿意向更多人传授这门手艺。“但是,现在整个市场不比从前,他们学了手艺,如何靠它谋生呢?如果挣不了钱,谁又愿意学呢?”(新民晚报记者 肖茜颖)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