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民头条 > 新民社会 > 正文

上海解放之路④这个弹孔“永不修复” | 70周年,你不知道的上海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李若楠,肖茜颖,陈炅玮,刘力源     编辑:高飞     2019-05-27 09:40 | |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新民晚报·新民网】70年前,苏州河畔展开了解放上海战役的最后激战。“每一块地方都有我们解放军的血。”一位曾参与苏州河战役的老战士对记者说。在上海解放前的最后时刻,苏州河两岸发生了什么?记者采访到两位亲历者,他们分别讲述了发生在南北岸惊心动魄的故事。

  市区不许开炮 “都是人硬拼上去的”

  刘全,现年94岁,70年前是华东第三野战军23军的一名战士。1949年5月24日凌晨,他所在的部队进入莘庄镇一线向国民党军发起猛攻,25日挺进苏州河。

  “当时我们由周家桥强渡,向真如攻击前进。”刘全说,苏州河当时三四十米宽,堤岸很陡,水也很深。国民党军在河岸严阵布防,铁丝一层连一层,岸边的沙袋密密麻麻,桥头堡的射击孔喷出一条条火舌。

图说:解放军在山西路桥激战。龙华烈士纪念馆 供图

  没有像样的渡河工具,战士们就把几条小船绑在一起。敌人占据河边高楼顽抗,密集火力封锁河面,他们一时冲不过去。“营长说,冲不过去也要冲,不能开炮,建筑和大楼打碎了不行。”刘全说,接到打市区不能使用重武器的命令,他们只能硬拼,很多战士受伤了都顾不上包扎,爬起来继续再战。

  花了三四个小时、两个排的兵力,他们终于成功强渡苏州河,“不能开炮,打上海市区这场战,真是艰苦。”

  部队接连渡过了苏州河,还拿下了国民党政府的中央造币厂。面对逃窜到大名路高楼里的敌人,他们一方面火力压制,同时采取政治瓦解。“我们对着大楼喊话,‘北平、南京都解放了,上海成了一座孤城,你们还能挺几天?快投降吧!”经过谈判,500多人放下武器,全部投降。

  “不修复”的弹孔 记录一段惊心动魄

  四川路桥当时是国民党守军在苏州河北岸防线的重中之重,桥北堍西侧的上海邮政大楼是制高点。大楼三楼东面玻璃窗上至今还保留着一个弹孔,无声地记录着“黎明”前的惊心动魄。

图说:上海邮政大楼3楼东侧窗户上仍有一处70年前留下的弹孔。新民晚报记者 李若楠 摄

  现年97岁的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上海市分公司离休干部陈应善,当年是一名邮件分拣员。1949年5月25日清早,听到隆隆的炮声后,住在提篮桥附近的他急忙赶往邮政大楼。四川路桥及附近马路已被国民党军队封锁。

  早上7时以后,大楼被国民党军占领。此时大楼里面有200多名邮政职工,这其中包括陈应善等14名中共地下党员,大家共同守护大楼内的设备和邮件。

图说:四川路桥曾是国民党守军在苏州河北岸防线的重中之重。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陈炅玮 摄

  “国民党军一度在天井里向外胡乱发炮,阻止解放军过四川路桥。” 陈应善回忆说。“国民党军一位营长给上级打电话,一直没有人接听,他嘴里反复说着‘没希望了,我们被出卖了’。”看到国民党军垂头丧气,地下党和职工趁机劝降。当时代理上海邮局局长的王裕光辗转联系上了解放军,解放军向国民党军提出,限定26日下午4时前投降。

  限定时间到了,见国民党军迟迟没有表示,邮政职工干脆将敌营长单人床的白色被单绑在竹竿上,推开窗户,用力甩动,高声大喊“投降了!投降了!”

  当晚楼内所有国民党士兵放下武器,排着队离开了大楼。陈应善和同事们在大楼里守了两天两夜,27日一早,他才有机会去看望住院的妻子。走出大楼,他看到,苏州河两岸都飘起了红旗。

  (新民晚报记者 李若楠 肖茜颖/文 首席记者 陈炅玮 记者 刘力源/视频摄制)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