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民头条 > 新民社会 > 正文

十分上海 | 这一次别离,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见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新民晚报视频摄影部     编辑:倪彦弘     2019-03-10 10:00 | |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新民晚报·新民网】十分钟,邂逅《十分上海》。

  从这个月起,89岁“高龄”的上海音乐厅正式迎来修缮。闭馆前的最后一天,这里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暂别仪式”,500位普通市民走进后台,探访这片“观众止步”的神秘空间。本期《十分上海》,我们来到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在地下2层的留言墙前待上6个小时。白色的留言墙,一两行祝福,三四句回忆,无数往事从笔尖被唤起。

  “暂别仪式”从下午1点开始,观众会在5个时段组团参观。50岁的王先生是古典音乐发烧友,精心收藏了2000多张唱片。这次他与新婚妻子来音乐厅,一起在墙上写下一句“爱无止境”,既是对音乐厅的热爱,也是对妻子爱的誓言。在妻子杨女士眼中,丈夫“懂音乐,懂浪漫”,让二人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

  7岁的姚奕辰用英语在墙上留言,画上大大的爱心,她告诉我们,“喜欢古典音乐,更喜欢音乐厅,长大以后希望能到这里演出。”自从女儿结缘小提琴,母女间多了份“默契”。每次因为辅导功课,母女二人将要“失控”前,她们会不约而同“喊停”,各自听起喜欢的古典乐,透过音乐平复心绪。

  我们在留言墙前遇到了75岁的王远良,他是音乐厅的老书记,一句“太爱你了”,道尽对音乐厅的感情。在音乐厅工作了30年,王远良最难忘的,还是2002年的那次整体平移,“是拆是移,当时争论不休。可如果拆了,音乐厅就没有那么厚重的历史了。”

  活动临近结束,59岁的郑先生在白墙上留下了一行数字“1983.5——2019.2”。恍然回首,距离第一次走进音乐厅已过去了36年。回想起上世纪80年代的“蹭座”往事,郑先生印象深刻:他总会想尽办法买4角钱的门票,开场后跑到前排蹭座。“一场音乐会结束,我已经从靠后的位子,坐到中间最贵的座位了……”

  暂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见。满墙的留言,会随着音乐厅的修缮,永久封存。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2020年,上海音乐厅将迎来九十华诞。届时,这幢建筑将流淌出更美妙的音乐。(新民晚报视频摄影部)

  《十分上海》还去过这些地方>>>点击回顾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