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新民晚报·新民网】展台有一面VR体验墙,观众戴上VR眼镜,可感受在澳大利亚工厂的生产场景,了解严苛的生产工艺和质量管理。展厅里还有一个名叫“小枢童”的聊天机器人,会和医学专业人士互动,解答中枢神经系统领域的专业问题。首届进博会上,世界著名医药企业赛诺菲不仅带来诸多新品,还通过基于AI的新形式,更有效地和观众互动。
引入40余种高质量药
作为首批进入中国的跨国制药企业之一,赛诺菲1982年进入中国,伴随中国医药健康行业共同成长。目前,赛诺菲是在华排名前三的跨国制药企业,更是慢性病、疫苗及罕见病领域的领先企业。赛诺菲中国区总裁彭振科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赛诺菲入华36年,已为中国引入40余种高质量的创新药物和疫苗产品,多元化的治疗方案已覆盖了中国患者十大致命疾病中的七种。
此外,赛诺菲在中国奉行开放合作的新药研发模式。“赛诺菲中国研发中心自成立以来,已与中国权威科研机构开展了超过60项战略合作。目前我们在上海设有中国研发中心和亚太研发总部,在四川省成都市设有全球研发运营中心。”彭振科说。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进博会召开前,赛诺菲总部宣布重整旗下组织架构,组建全新的“中国与新兴市场”全球事业部,凸显赛诺菲总部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更多新品将在华上市
受益于国家新政,赛诺菲正在不断加速新药研发和引进,努力实现与欧美地区同步、甚至领先的速度,惠及中国广大患者。“以往一个原研新药从申请、获批到上市,一般需要几年。今年5月,多发性硬化被纳入中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在国家政策激励下,口服新药奥巴捷于7月18日在华获批,9月19日在京沪广三地实现供药,创下了国内罕见病药物上市速度之最。”彭振科表示,至2025年,预计至少将迎来16个新产品在中国上市,其中多个创新产品将在本届进博会上展示。
研究中国“健康需求”
谈到对首届进博会的期待,彭振科表示这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促进全球经贸交流的重大举措,赛诺菲期待通过这一崭新平台,展示优秀的研发成果,加强与中国有关方面的合作,在中国健康生态系统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针对中国人民的健康需求,赛诺菲将在进博会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数百平方米的展区内展示具有突破性的在研创新药物和疫苗,此外还有创新的整合医疗解决方案及贯穿全健康生态系统的多维度合作项目。
赛诺菲还将举办“健康医路行”论坛,围绕“承诺,创新,合作”三个关键词,探讨提升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可行性。彭振科表示,“健康医路行”是赛诺菲启动针对中国基层医疗卫生领域的长期“一揽子计划”,首批至少包括6大项目及其子项目,到2020年预计将覆盖中国“一带一路”沿线94%的区域。(新民晚报记者 杜旻 杨硕)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