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民头条 > 新民社会 > 正文

82岁汪品先院士9天3次深潜南海 “仙境”中首次发现冷水珊瑚林

来源:新民网     记者:李若楠     编辑:沈佳灵     2018-05-25 20:45 | |

图说:82岁的汪品先院士讲解机械手采集竹珊瑚的过程。李若楠 摄

图说:汪品先院士进入我国自主研发的4500米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同济大学供图(下同)

  【新民网·最新报道】9天之内3次下潜到1410余米的深海,每次观察和采样长达8小时,我国著名海洋地质学家、“南海深部计划”专家组组长、82岁高龄的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成了我国自主研制的4500米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迄今年龄最大的“乘客”,并取得重大发现——在南海首次发现了“冷水珊瑚林”,加深了对冷泉口变化的认识,还首次考察了沉没珊瑚礁、深水峡谷和泥火山,为全面、正确理解南海深部过程提供了崭新的材料和问题。

  5月11日至23日,“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器完成南海航次,这也是为期8年的“南海深部计划”的收官之战。汪品先院士于昨晚(5月24日)返回上海,今天,他又马上回到了同济大学的办公室。面对记者,他感慨,这是40多年来他首次下海深潜,“最骄傲的是用上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潜器,国际水平当之无愧。”

图说:汪品先院士与同行科学家。

图说:汪品先院士在南海海上。

  临时“加班”9天3次下潜

  今天下午,当记者在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会议室见到汪品先院士时,他精神头十足,完全看不出刚在海上作业多日的疲惫。“这趟海底的旅程真像爱丽丝漫游仙境,我刚从仙境回来。”汪品先院士说。

  该航次共有来自全国14个单位的60名科考队员参加,主要聚焦于南海西沙海域的冷泉、沉没珊瑚礁和深海浊流三大科学主题开展科学研究。

  “9天下潜3次,壮了我的胆,也证明了‘年龄不是界限’。”汪院士表示,深潜的整个过程比他预想得要容易,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事实上,3次下潜并不在计划中。按计划,登船8位科学家有12次深潜的机会,每位科学家有1-2次机会,其中给汪院士安排了2次。基于第1次下潜后的巨大发现,汪院士现场临时申请在条件允许下增加一次下潜。

  每次下潜观察和采样长达8小时,再加上进出深潜器的时间,一次下潜长达9个小时,这对人体是很大的考验。已经82岁的汪品先院士说起来却很轻松,在他看来,因为沉浸在深海美景和研究中,他并没有太多生理的不适。“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两条腿不知道怎么放。”深潜器如直径2米的球,“塞进”两名科学家一名潜航员比较拥挤,只能偶尔“站起来抻一抻”。

  在下潜的过程中,下身怕冷的汪院士陆续穿上了毛裤和两双毛袜子。因为深海有太多发现,他们甚至连饭都忘记吃。“我吃得最多了。”每次下潜前,厨师都用保温桶为汪院士准备好炒面,湿漉漉的炒面既能补充能量,水分也正好。

  高龄深潜海底,最牵挂的还是家人。“他很坚强,做事情全心投入。”汪院士的夫人、植物学家孙湘君教授嘴上说放心,还是下了新规定——“以前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现在必须十点半前到家”。

  “当了学科带头人,就不出野外了吗?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在汪院士看来,在船上随时讨论,形成假说,正如这次临时增加的一次下潜,也正是科学家上船的价值。

图说:机械臂采集深海竹珊瑚。

图说:深海珊瑚林。

  “另一个世界”新发现研究价值高

  说起三次深潜, 让汪院士兴奋的是展现在他眼前的是“我们看到的另一个世界,是海底黑暗世界的一角”。

  “珊瑚不仅在热带造礁,其实深水也有珊瑚,有些珊瑚营单体生活,也不形成骨骼。但是这次在西沙海区遇见的深水珊瑚不但有高大的骨骼,而且珊瑚群的分布相当密集,可以比喻为海底的珊瑚林。”这正是他们在南海首次发现“冷水珊瑚林”。

  汪院士一直用“壮观”“很好玩”“有趣”来形容自己看到的深海景象。在该航次西沙海区一千多米的深海底,他们看到的“竹珊瑚”可以有两米高,下部像竹子,上部弯曲的部分长肉体,拉直了可达五六米之长。还有扇状、扫帚状等多种多样的深水珊瑚和海绵“站立”在旁边。

  汪院士打比方说,和陆地上的园林一样,高大的竹珊瑚像树木,低矮的扇珊瑚和海绵之类像灌木,而贴在海底的海绵、苔藓虫相当于草本植物。这些固着在海底的生物构成了深海的“园林”,为游泳和爬行的海洋动物包括章鱼、海星之类提供了栖居地,就像陆地树林是鸟兽的家园一样。

  深海美景背后的意义更为重大。汪院士说,原来以为深海裸露的岩石只是风化剥蚀的对象,对于海洋中的生命过程没有什么作用。而这次深海珊瑚林的发现改变了原先的认识,值得进一步研究其分布范围和形成原因,以至于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作用。同时,深水珊瑚在古海洋学和海洋药物研究中有其特殊的价值。有的深水珊瑚能形成碳酸钙的骨骼,特别是生长缓慢的种类(有的几十年才长一毫米),可以有几千年的高寿,能够提供深部海水温度变化的高分辨率记录。

  据介绍,该航次定位于“发现问题、而不是回答问题”,在冷泉口、泥火山、碳酸盐台地等采集了多种样品,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多个主题,将在航次后组织合作研究。此外,本航次也为载人深潜航次的科学考察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2011年‘南部深海计划’立项时,还没有大洋钻探和深潜,到8年后,大洋钻探和深潜我们已分别进行了三次。”汪品先院士感叹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飞速进步,已经从“跟跑”逐渐涉及核心研究,“对南海的认识都是我们中国人领头取得的”。此外,将对南海从陆地变成海洋成因的新认识科普给公众是汪院士的另一重要目标。(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 李若楠)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