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民头条 > 新民社会 > 正文

国家卫健委:我国首次实现全年无本地疟疾病例报告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潘子璇     编辑:沈佳灵     2018-04-24 11:15 | |

  【新民晚报·新民网】4月26日是第11个“全国疟疾日”,今年的主题是“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国家卫健委今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消除疟疾工作进展情况。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局长毛群安表示,目前我国消除疟疾进程总体顺利。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报告有疟疾输入性病例。2017年全国共报告疟疾病例2675例(2672例输入病例,3例输血感染病例),首次实现全年无本地病例报告,所有病例全部为境外输入。

来源:新民晚报 潘子璇 摄影

  毛群安介绍,最新数据报告显示,全球共有91个国家和地区有疟疾流行,其中15个国家(除印度外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占全世界疟疾负担的80%。2016年,全球估计有2.16亿例疟疾病例,比2015年增加了500万;2016年,估计有44.5万例疟疾死亡病例,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死亡病例(70%)为5岁以下儿童。2016年,全球疟疾流行最严重的地区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报告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均占全球的90%左右,其次是东南亚和中南美洲。

来源:国家卫健委

  毛群安表示,2010年启动消除疟疾工作以来,全国消除疟疾工作进展顺利,本地病例急剧减少,本地感染被控制在云南、西藏等边境地区,全国范围主要以输入性病例为主,每年境外输入病人主要来自非洲和东南亚国家,如安哥拉、尼日利亚、加纳、科摩罗、缅甸等。2017年全年共报告7例死亡,较2016年(15例)大幅减少。2017年全国疟疾病例的实验室确诊率为99.66%,3日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率83.55%,7日内疫点处置数1949个。全国累计完成考核的县区和市州分别为99.5%(2155个县区)和83.3%(215个市州)。

来源:国家卫健委

  2017年底,上海市通过省级消除疟疾评估,成为我国第一个实现消除疟疾的省级行政区域。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疾控处处长陈昕表示,上海作为一个国际性特大型城市,国际人员物流交流是非常频繁的,疟疾输入性的风险应该说是长期存在的,特别是在自然环境当中,也仍然存在着疟疾传播的媒介存在。上海在2017年获得国家批准现场验收,成为第一个省级的实现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目标的城市,去年制定了如何巩固维持上海市消除疟疾的工作方案。

  一是更加广泛地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特别是联合多部门,针对行业特点,针对重点人群,特别是前往疟疾流行区的务工、学习和旅游的人员,开展疟疾防控核心知识的针对性宣传。二是继续巩固和强化与多部门之间以及与省市之间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特别是针对上海输入性的特点,联合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强化口岸病例的检测、监测以及疫情的发现病例以后的控制处置措施,严守上海这道国门,严防病例的输入。三是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对疟疾病例的发现能力和途径。特别是按照国家的要求,巩固对“三热”病人血检的措施,以及在社区对疟疾流行区相关人员和疟疾接触者病例侦察工作的基础上又加了两道关。在医疗机构预检分诊这道关,强调对所有患者主动告知流行病学史的措施,同时在预检分诊这道关要求加强对所有就诊病人的流行病学史的询问的措施。针对上海的特点,在采供血机构,实施采血措施之前,也加强流行病史的询问,特别是来自疟疾流行区域的务工、学习、居住、旅行的重点人群,多方面多渠道控制感染途径。四是严控再传播的风险。在严格落实国家“1-3-7”疾病报告调查处置工作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区域的特点,提出“1-2-3+1”工作要求,即在国家的要求下进一步加强防控。在一日内完成病例诊断和病例的报告复核,二日内完成流行病学的个案调查,三日内完成疫点的调查和处置,同时规定一个月内必须完成病例的传播和风险的评估,对疫情处置尽早查清传染源,切断传播。同时进一步强化了风险监测和评估的工作,开展传染源、传播媒介、疟原虫对抗疟药敏感性以及人群脆弱性的监测,综合监测结果,开展再流行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新民晚报 潘子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