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民头条 > 新民社会 > 正文

24年没回家过春节 "金牌护工"成"稀缺资源"

来源:新民网     记者:李若楠,萧君玮,首席记者陈炅玮     编辑:李星     2018-03-02 07:09 | |

  视频:24年没回家过春节 “金牌护工”成“稀缺资源” 新民晚报新民网 陈炅玮摄制

  【新民网·独家报道】2018年的除夕夜,晚上九点。把四位病人都安顿好,戴燕支起躺椅,如常躺下,这是她一天中最放松的时间。没有团聚吃年夜饭,没有凑热闹看春晚。和过去24个春节一样,她始终在病房,与病人相伴。

  来自安徽阜阳的戴燕今年48岁,今年是她在浦东新区浦南医院做护工第25个年头。从一个毫无护理知识的村妇起步,戴燕现在已成为了病人在门诊时就点名“非她不行”的“金牌护工”。

  她上岗第一天差点被辞退

  “阿婆,吃米粉啦,床要再调高一点伐?”

  反复用手心感受碗的温度之后,戴燕舀了一勺米粉送到管阿婆的嘴边。这是77岁管阿婆当天第二顿早饭,她发烧多日,肠胃不好,一顿早饭要分两次吃。老人年纪大又容易呛到,每一勺的量、喂的速度,戴燕都随时在调整。为了促进老人的胃口,她还特意加了肉松,既有营养又好吃。

  眼前护理工作娴熟又细心的戴燕,曾经也是连语言都有障碍、上岗第一天就差点被辞退的“菜鸟”。

  1994年上半年,24岁的戴燕不得已选择外出谋生。那时,她的三个孩子中最小的只有几个月大。

  因为没什么文化,最初半年,戴燕只能在火车站捡易拉罐,经常遭人白眼甚至辱骂。晚上栖身桥洞下,盖的是几块钱买来烂棉絮。就在快撑不下去时,戴燕经老乡介绍,到医院做了护工。上工第一天,由于听不懂上海话,老伯伯说要拿一把“调羹”,她却送上一只“夜壶”,被痛骂了一顿。

  可就是凭着一股子钻劲和韧劲,她硬是挺了过来,得到了病人和家属的认可。老伯伯的女儿看戴燕盖的被子太旧太薄,特意从家拿了一床新的给她。

  “那是多少年第一次盖上新被子,我躲在被子里狂哭。”

  至今说来,戴燕还是很激动。有瓦遮头,生活不再漂泊,“再苦、再累我小戴都不怕”。

  她负责病房的病床成“稀缺资源”

  早上5点起床,给几位病人洗漱、擦身、喂饭,再看着他们吊水,还要不定时喂水、处理排泄物,一个上午戴燕忙得没停下来过。

  戴燕所在的心内科收治的病人大多是中老年人。有的病人长期瘫痪在床,完全没有自理能力,一切生活起居都靠戴燕。每天她会不厌其烦地花两小时给病人翻身。病人大小便后,都立即擦净,避免出现压疮。这些护理工作看似程式化,但想做好,不但讲技术,还要花更多耐心。

  吃一口饭菜,喝一口热茶,每吃一口还都要用毛巾擦手,98岁李老伯在旁人来看有点“作”,但戴燕每一样都准备妥当,连饭盒摆放的角度都顺着老人的意。

  “这都不算什么,擦身用四条毛巾,又涂润肤露又擦粉的(病人),小戴她都能搞定。”

  病房里患者们七嘴八舌,无不夸赞地对记者说。

  白天已经相当忙碌,可到了晚上,戴燕也要随叫随到。有些失智老人半夜里要下床,戴燕干脆把躺椅搬到他们旁边,“下床踩我一脚,总好过他乱走摔一跤”。有的病人情况不好,整夜叫着不睡觉,戴燕就在床边寸步不离陪着。

  即便对“擦屁股”这样不少人眼里低人一等的活,戴燕都有自己的认识。

  “心内科病人大便不能憋,一憋就要出心衰等问题,憋得难受,还吃不下饭,病怎么能好?”

  戴燕对病人总是说“放心吃,后面的事交给我小戴”。

  戴燕一直保留着那份质朴和直爽,即便不是自己负责的病人她也会主动帮忙,不收报酬。有病人家属常因为感谢或是为图个放心,想私下给戴燕塞钱,她都直接拒绝:

  “不管是什么样的病人,我都一样做,收一样的钱。”

  也有病人家属想请她做私人看护,十几年前就有人开价每月六千元,这比她当时的收入高出好几倍,可她都拒绝了。在她的心里,是医院护工这份工作让她不再漂泊,特别安心。

  口碑做响了,经常有住院病人在门诊就点名要戴燕看护,戴燕负责病房的病床也逐渐成为了“稀缺资源”,她也成了浦南医院的一块招牌。有些病人十年间反复住院几乎都是戴燕护理,也有的老夫妻、亲属先后住院都是找她护理。

  她把家里破草房变成二层小楼

  在上海24年,戴燕只有几件换洗的衣服,一张躺椅,一床被子和一个垫子。因为每天工作都是站着,她患上静脉曲张,睡觉时躺椅和椅子一拼,用垫子把腿垫起来,缓解一下。

  最初的几年除夕,把病人都料理好再端起年夜饭,戴燕眼泪直流。每每想家想起年幼的孩子,她总是咬咬牙,暗下决心靠自己努力养大孩子。她省吃俭用,十几年前就“超额”完成任务,老家漏水的破草房,现在变成了二层小楼。看到她的变化,有老乡也想跟戴燕一样到上海来当护工,可大多干了没多久就因为太苦而放弃。

  戴燕多年真心的付出也换来了难得的情谊。几年前,戴燕的母亲在老家摔倒,脑出血急需手术,但刚好手头钱不够,她急哭了。病人管阿婆看到,赶忙叫女儿取来三万块钱,令她感动万分。

  戴燕说,最亏欠的是老母亲和三个孩子。这么多年,孩子都成家了,她也成了“奶奶”、“外婆”。可一家人团聚的次数屈指可数,孩子到上海看她,最多的是在病房里匆匆见上一面。戴燕的辛苦儿女们看在眼里:“妈你放心,今后我们也照顾你”。(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李若楠 萧君玮 首席记者 陈炅玮)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