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街镇报: 天平家园鹤翔航头朱家角古镇泗泾 今日九星宝山社区璀璨徐家汇定海家园科瑞物业湖南社区健康枫林今日虹梅今日练塘龙华社区曲阳社区庙行之声北站社区江桥报太平家园嘉兴天地美丽顾村和谐盈浦金泽报道康健社区走进广中川北印象重固家园今日佘山永丰社情友谊社区今日张江今日真如宣桥之声岳阳家园宜居东明新车墩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民头条 > 新民社会 > 正文

年花习俗多 交大教授著“花文化史”让人领略传统文化魅力

图说:节日里市民纷纷选购年花。网络图

  【新民晚报·新民网】临近春节,花卉市场又热闹起来,人们都习惯用花卉来装饰房间,增添节日气氛,你知道这样的花卉被称为“年宵花”吗?又有哪些花卉属于“年宵花”?今日(4日),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上海交大媒体与设计学院教授周武忠的《中国花文化史》问世,该书梳理了中国历史上花文化的发展和研究史,令一直作为一门隐学的中国花文化重新走进现代人的视野,也让大家领略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周武忠介绍,年宵花起源于广州、上海,目前蝴蝶兰、红掌、彩色马蹄莲、仙客来、郁金香等都是外来引进的年宵花品种,中国本土品种则主要是墨兰、牡丹、梅花、杜鹃、水仙等,很受市民喜爱。我国的少数民族也非常重视春节年花,比如侗族有公鸡借角除妖魔的传说,每年侗族姑娘新春采映山红献给公鸡的习俗保留至今,颂扬慷慨助人的精神。周武忠认为,这样的花文化习俗并没有文献记载,靠代代流传,是非常宝贵的民俗文化遗产。

  “自古以来,花在中国人的生活中都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古代文人喜欢以文会友、以花会友,历代文人作品中也有大量用花来寄托自己情感的诗词歌赋,很多花草被赋予了高洁坚韧、遗世独立的品格,可见我们很早就从草木花卉中发掘出了和人们的心性相通的情感。可惜现在很多人对我们传统的花文化知之甚少,更不用说把这种独特的文化介绍给世界了。”周武忠说。(新民晚报记者易蓉)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街谈巷议微信
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今日热点
更多新闻
发布评论
您还能输入300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8:00

新闻热词榜
1
  • 数据加载中……
这些上海话猴年赶紧学起来! 这些上海话猴年赶紧学起来!

80后听过、90后不熟、00后肯定不知道! [详情]

【街谈巷议】过年你送红包吗?市民:督促我努力工作 2016-02-02 08:30
聚合
携带文明出国门,对旅游陋习说“不!” 携带文明出国门,对旅游陋习说“不!”

又到年底,元旦、春节在即,又将迎来一个出境旅游高峰。如今,旅游已... [详情]

遇到这样的房东,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痛 遇到这样的房东,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痛

你有什么有趣的租房经历?又听说过什么奇葩的租房故事。欢迎告诉小编哟。 [详情]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新民地铁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友情链接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