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家园 鹤翔航头 朱家角 古镇泗泾 今日九星 宝山社区 璀璨徐家汇 定海家园 科瑞物业 湖南社区 健康枫林 今日虹梅 今日练塘 龙华社区 曲阳社区 庙行之声 北站社区 江桥报 太平家园 嘉兴天地 美丽顾村 和谐盈浦 金泽报道 康健社区 走进广中 川北印象 重固家园 今日佘山 永丰社情 友谊社区 今日张江
关闭
新民网移动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民头条 > 新民社会 > 正文

追忆沪高院副院长邹碧华生前定格细节

2015-02-25 09:09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宋宁华    新民网编辑:张嘉佳    T | T 字号: 打印 参与评论(0)

图说:邹碧华接待起诉当事人。

图说:邹碧华讲解审批九步法。

图说:邹碧华接受记者采访。

  >>相关报道

  连环漫画:邹碧华救助白血病患儿的故事

  【新民晚报·新民网】

  最后一滴泪水

  12月10日,南方的冬天寒气中透着潮湿,雨丝淅淅沥沥落下,更让人感到彻骨的凉意。

  睡不着,还是睡不着……海琳(邹碧华的妻子唐海琳)娇小清秀,微卷的短发,身着小西装,一副职业女性的干练。同样毕业于北大法律系的她,在银行中独挡一面,为中层管理人员,比邹碧华更早走上领导岗位。自从碧华走后,海琳在人前几乎不敢落泪,尤其是在年迈的老人面前。从儿子逸风读小学开始,碧华就把父母接到上海一起生活了15年,即使在经济条件有所好转,可以改善居住条件时,他也坚持和父母住在一起,希望尽份儿子的孝道。而海琳的父母更是把碧华当成了亲生儿子,海琳出面都说不通的事,“碧华一出马,二老没有不同意的。”海琳在碧华走后,一家老小更要靠她瘦弱的肩膀支撑。

  “碧华走得突然,碧华爸爸听到噩耗后从此一声不吭,这两天才开始偶尔有几句话。尤其是刚走的那一天,一家人谁也没有吃任何东西,回到家中,爸爸突然拿起砧板和一块肉就切了起来,切了一半又颓然坐下……”

  来看望的领导、同事、亲朋好友来了一拨又一拨,即使在最悲痛的时候,海琳和碧华一样,总是为别人着想,怕打扰邻居,在楼下贴了张字条,“近来家中有事,来往客人较多,打扰了您的休息,请见谅。”

  只有到了夜深人静时候,海琳独自回到房间,才能任自己的悲伤释放。卧室里,碧华的衣服、鞋子、书籍仍如往常摆放着,“我知道该重新整理下,却总是下意识地逃避。”仿佛一切如昨,碧华会推门进来,穿着那件在家里常常披着的羊毛外套……

  看不清,还是看不清……海琳的眼睛动过多次手术,碧华走后,海琳感觉视线变得越来越模糊,身边的人影也是影影绰绰的。她想去眼镜店配副新眼镜,镜片加深了几次还是看不清,电脑居然测不出视力。到了医院检查后才发现,做过激光手术的左眼度数已经又从200多度骤然成了1200多度。但每每有人探视,问她家中是否有需要帮忙的,海琳总是微笑着感谢,不愿给人添麻烦。

  想不通,还是想不通。听到碧华被送进医院的消息,海琳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却再也没有看到他睁开眼睛。“握着他渐渐冰冷的手,我分明看到他眼角的最后一滴泪水。”多少个午夜,每每想到这一幕,海琳更是无法入睡,“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到底想对我说什么?”这个问题如谜一般久久萦绕在海琳脑海中,难以释怀。

  海琳难以想象,那个精力充沛的“阳光大男孩”居然说倒下就倒下了,回忆起和碧华共同走过的岁月,海琳露出少女般甜蜜的笑容。“碧华读书脑子聪明,算是‘学霸’,却也调皮,干过偷摘柿子之类的捣蛋事;他喜欢看电影,还开玩笑说将来他当导演,让我做女主角;他喜欢K歌,最拿手的是《小白杨》,只听过一两遍的歌也能张口就来。”但是因为工作忙碌,一家人相聚的日子很少,好不容易安排的短途游,也经常因为工作被他半路“放鸽子”,成了海琳和儿子的两人游。碧华总是抱歉地说,将来有空了,全家一定去长途旅行,可是没想到这成了永远实现不了的愿望。

  这样一个对事业、对生活、对家庭无比热爱的人突然离去,让海琳难以接受。即使在梦中,碧华也没有给海琳回答,只是微笑着看着海琳,笑容温暖灿烂如往昔。在半梦半醒之间,海琳顿悟,“或许碧华是想和我说,不要悲伤,不要抱怨,好好生活下去,就像我仍然在你的身边……”

  最后一声谢谢

  在市高院立案庭审判长金鸣的办公室里,一把蓝色的普通折叠伞被她小心收藏起来,她至今懊恼不已,“要是我把伞还给邹院长,或许我们就不会散了。”

  金鸣比邹碧华大10岁,虽然邹碧华是法院领导,却总是谦虚地叫她“金老师”。而在金鸣眼里,“与其说邹院长是领导,不如说是一个阅历丰富的大哥,一个永远能给你指明方向的精神导师。他走了,我感觉精神支柱一下子坍塌了。”

  一次,邹碧华在中央党校学习,金鸣下午特地去看望他。只见他房间里两张书桌都放满了书,还有写书法的东西,连厕所里也到处是书。两人一聊就聊到了傍晚天黑,出门前发现外面下起了大雨。邹碧华赶紧拿把伞递给金鸣,并送到门口,金鸣说,“我回头一定要把伞还你,要么我们就散了。”邹碧华笑着说,“我们是好朋友、好同事,怎么会散呢?”没想到伞还没还成,他却走了。

  金鸣说,自己在高院长期负责信访工作,时常陪同领导参加院长接待活动。就在邹碧华去世后,一家曾经被他接待过的普通市民,从香港度假回来后听说了这一噩耗,联系上金鸣,一定要赶到法院来,“虽然邹院长不在了,我们也要来最后一次说声谢谢,送送这个心里有老百姓的好院长。”

  原来,几年前,在虹口区的一套老房子里,一位80多岁的独居老人黄老太(化名)因为用电不当引起火灾,并不幸在火灾中去世。家里的子女等为此将电力公司告上法院,但最终因为证据不足,一审法院没有支持他们的诉请;二审法院也做出了维持原判的裁定。

  该案申诉到高院,邹碧华在院长接待日上接待了老太的儿子、儿媳等。“一家人来的时候怒气冲冲,向邹院长讲了一堆对法院、电力公司等的不满。”邹碧华认真倾听,不时用笔记下当事人反映的情况。直到耐心听完当事人全部“吐槽”完毕,邹碧华才真诚地对黄老太家人说,“我对你们的遭遇深表同情,谁没有父母?谁碰上这样的事情心里不难过?所以你们提任何要求我都能理解。”

  几句话一说,金鸣发现,黄老太家人剑拔弩张的语调和表情马上缓和多了,那一次,邹碧华接待了2个多小时。

  “邹院长的接待风格是每案必纠,不是接待完就算了,而是每次都会让我把案件的卷宗等拿给他看,一直跟踪关心案件处理情况。”金鸣说,这一次也是如此,按照邹碧华的话说,“法律是僵硬的,但法官的人文情怀应该延伸到法律之外。老百姓打官司不容易,我们要帮帮他们。”

  过了段时间,邹碧华在电梯口碰到金鸣,再次问起此事,看到金鸣面露难色,邹碧华说,“我们一起去实地走一趟。”

  那是一个酷暑天,在一幢已经岌岌可危的老房子里,邹碧华带领法官等现场勘查。黄老太生前住在3层的阁楼里,着火后蜷缩在沙发里,大火将楼板烧穿,连人带沙发摔落到1楼身亡。“我们到阁楼上去看看。”邹碧华身材高大,1.8米多,但楼梯狭窄、失火后房屋没有整修,很不安全。“大家劝邹院长在下面看看就行了,但邹院长笑笑说没事,第一个带头走了上去,楼梯一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

  在实地勘察了黄老太的房间、周围的布线,了解事发当天火灾经过后,邹碧华在附近里弄的居委会找了个地方,再次接待了黄老太一家人。他既说明法理,又开拓思路,为他们设想问题的解决之道。“现在要你们提供证据已经不太可能,但这也不表示你们没有道理,无法讨个公道。”

  根据现场实地勘查的情况,邹碧华发现事发时,因为弄堂窄小,消防车无法开进来;同时,离房屋最近的一个消防栓因为修地铁损坏,导致灭火时间延迟。为此,在邹碧华的支持下,法官又走访了消防、地铁公司、电力公司、物业公司等部门单位,既说明该事件的来龙去脉,也请他们出于道义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最终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共同给予了黄老太家人一定的补偿,黄老太家人非常满意,特地给法院写来了感谢信。

  在邹碧华去世后,一家人再次赶到法院,“我们想最后对邹院长说声谢谢。”黄老太的孙女说,“那次邹伯伯除了为我们想办法解决奶奶的问题,还关心地问我的学习情况,指导我看一些人生励志的书籍,我至今也忘不了他亲切的笑容和鼓励。”

  最后的背影

  邹碧华任市高院副院长前,曾在长宁区法院工作过4年。他在担任长宁区法院院长期间,率先在全市搭建诉讼服务平台,挂牌成立了全市首家“诉调对接中心”;设立便民电话,方便群众诉讼,深受老百姓的欢迎。说到他的离去,至今许多法官、工作人员、甚至收发室的工人、食堂阿姨都会落下泪来。长宁区法院年轻法官陈婷婷注意到邹碧华的一些小细节,比如他在食堂吃饭的时候,每次吃好饭端起盘子,都会拿纸巾把桌面打扫得干干净净,就怕给食堂阿姨添麻烦。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为年轻法官上青年成才职业生涯规划的讲座,希望年轻人把当法官真正当成一桩终身的事业来追求。

  邹碧华周围的人都知道,他加班加点是常态,“5+2”、“白加黑”,不分白天晚上,不分平时周末,精力非常旺盛,“我不累”,是他的口头禅。“给他开6年车,相当于别人的12年。”他的司机李师傅说,一次自己送好邹院长回到家中已经晚上10时半了,妻子却说,“今天你回来早了。”邹碧华下班前还有一个习惯,看到大楼里有灯光亮着,一定要上去慰问一下,让工作人员早点回家、早点休息。

  长宁区法院执行局执行法官张青说到邹碧华,“在我脑海中印象最深的不是他在会场、办公室的情景,而是他的一个背影。”记得那是一个周六的下午,张青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回头一看,发现是邹碧华。和平时身着正装不同,那次他身着休闲夹克衫,背了个双肩包,充满活力。当时长宁区法院的新大楼尚未竣工,工地上还是一片狼藉,邹碧华已经调任市高院。他笑着说,“快了,不久就可以用上新办公室了。”看着他一脚深一脚浅地走进工地,那个画面仿佛就此定格,那也是张青最后一次见到邹碧华。

  张青说,在长宁区法院的老大楼里,一堆法官挤在一个大办公室办公,很嘈杂,尤其是接待当事人很不方便。也正是在邹碧华的力推下,新楼建成后,长宁区法院的一线法官有了一间虽然不大、却独立的办公室。

  最后的采访

  记者初识邹碧华于2005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法律大会上,这个大会被称为法律界的“奥林匹克”大会。当时他在市高院任庭长,有人介绍我们相识,并介绍他是北大法律博士。为人彬彬有礼,谈吐不凡,不愧是北大才子,是留给我的第一印象。

  多年后,邹碧华任市高院副院长,有他参加的新闻发布会总是“新闻点”多多,常常现场发挥,从来不怕冷场。在一次食品安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老百姓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他详细介绍了法院在打击该类犯罪的“两个从重”原则,强调以后有关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要定罪从重,量刑从重。这在过去的司法实践中,往往是只做不说的,更何况是在面向媒体的公开场合中详细阐述,这在司法公开方面可谓一个很大的突破。新闻发布会结束后,许多记者们仍围绕着他发问,他则知无不言。

  虽然并不分管新闻宣传,他对宣传却始终很重视和内行,对于新民晚报更是非常支持。在一次上海法院司法公开平台的新闻发布会前,邹碧华曾在私下场合表示,像这样和老百姓关系密切的新闻,新民晚报是最好的平台,要多为记者采访报道提供便利,让更多的老百姓知道法院“阳光司法”的各项举措。

  最后一次采访他,是在去年首起外国人在华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开庭前夕。由于此案国际影响大、敏感度高,中政委专门提前一天召开碰头会,商讨新闻宣传等相关事宜。这也是上海法院首次通过网络微博庭审直播。敏感的案件,加上庭审网络直播,“覆水难收”,压力可见一斑,谁来承担责任?邹碧华主动站出来,“我来”。

  在那次碰头会后,他接受了我的独家采访,开诚布公地释明了此案的背景和意义。第二天开庭,本报当天便在头版头条率先报道了此案,邹碧华提纲挈领的分析让读者对案件的立意豁然开朗。

  善待百姓、善待法官、善待律师、善待媒体……这看似是他儒雅谦和的性格使然,在邹碧华走后,在采访了众多法官、律师、当事人后,我得出了新的结论。他曾对法官说,“说要善待律师,因为律师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案件;善待媒体,因为媒体与法官一样,是为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要善待当事人,尽量创造条件让他们看看我们是怎么审案子的。”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在包括李旭利案、传销案等重大敏感案件中,在他的支持下,法院不但不避讳,还主动配合媒体司法公开。

  邹碧华说过:“当我们把信仰看作生命一样重要的时候,我们就能够为信仰去付出我们的时间、精力甚至生命。”他是这样说的,最终也倒在了最挚爱的司法工作岗位上。

  记者当天傍晚时分震惊地得知这一噩耗,难以置信,第一时间采访了他的同事、律师、朋友等,本报立即启动报网联动,在媒体上率先刊登了他的悼念文章。不为任何理由,只是为他感动,为他叹息,更希望他在天堂中不再劳累……只是这次,他再也无法看到。

  新民晚报记者 宋宁华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新民网茶馆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newteahouse
无节操、有道理
最麻辣,最有趣的时事脱口秀!
你今天脑补了吗?

新民网事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xinminwangshi
突发事、新鲜事、有趣事
感人事、烦心事等你来爆料!
扫一扫,关注有礼!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网编辑:张嘉佳)
今日热点

发布评论

评分:
 /  人已评
>>已有条评论

您还能输入140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64023633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shsxwddwyh@163.com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

查看网站地图

您还未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下次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新民网友:
评论成功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

点“看微博”查看您的上海滩微博

   

评论成功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