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2月11日下午4时许,刚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的董建华先生走进办公室,看到桌上已经摆放着当天下午出版上海《新民晚报》,头版刊有他正式当选等一组报道。他感奋不已,慨叹道:“真出乎意料,万万没有想到我当选的消息,会在内地的《新民晚报》上最早刊登!”
在中国晚报界,尤其是在沿海地区发达的晚报,有一个“抢新闻”的优良传统。在一般情况下,凡是当天日报午夜截稿后到中午发生的本地、国内乃至国际上的重要新闻,晚报总要千方百计抢上自己的版面。这就是赵超老一再倡导的晚报一定要在“晚”字上做文章。也就是说,晚报要善于发挥同日报打“时间差”的优势。毫无疑问,这是晚报的传统法宝,也是应对当前激烈新闻竞争的“杀手锏”之一。正因如此,“抢新闻”对晚报工作者而言尤为重要,他们几乎每天都是在“抢新闻”的硝烟弥漫中度过的。
这里介绍一则发生在本报编辑部的“抢新闻”的故事。
大家知道,199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的大喜日子。为了届时实现香港政权的顺利交接,1996年12月11日上午,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差额选举产生香港特区第一个行政长官人选。由港人自己来选举最髙行政首长,在香港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时刻,它标志着香港回归后即将开始一个全新的时代。这天上午,新华社只是向全国晚报统发一则会议举行的专电,对选举结果则未涉及。而广大读者当然不会就此满足,他们不仅关心会议举行的报道,更关注的是会议的选举结果,因为这是最吸引眼球的新闻热点。我们想,既然会议在上午举行,必有选举结果,而这对晚报抢发这则新闻特别有利,可以说是一则可遇不可求的晚报独家新闻。
怎样才能抢到这则新闻呢?经反复研究,编辑部决定兵分两路,分头做好“抢新闻”的准备,以确保万无一失。所谓兵分两路,一路为内线,考虑到董建华先生在三位候选人中当选的可能性较大,便赶紧准备董先生的有关背景资料,如人物照片、生平简介等,并做好模拟版面;另一路为外线,即想方设法同香港会议选举现场保持密切联系,尽可能掌握第一手信息。真是天助我也,经打听,我们得知当天香港将进行选举大会的电视实况转播,这就有门了。限于条件,当时上海还无法直接收看香港电视实况转播,但广东的不少地方,如广州、深圳等可以收看。于是,经联系,我们很快得到了《深圳晚报》同行的大力协助,为了争取时间,他们索性把同我们保持热线沟通的电话话筒,搁在收看选举实况转播的电视机前面。这样,虽然我们看不到电视画面,但选举现场工作人员对每位候选人读票的声音却句句入耳。不过,此时已临近中午,《深圳晚报》的同行对我们这种“抢新闻”的意识特别赞叹,他们说:“你们真会‘抢新闻’,我们和香港虽隔海相望,一步之遥,也没有想到要‘抢'这则新闻,今天我们的报纸已压版付印了。”
“滴答,滴答……”,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电话中不时传来各位候选人得票进展的读票声。我们参与“抢新闻”的采编人员的心,同选举会场推委会每位成员的心一样悬着,巴不得最后的结果马上出来。时间不等人哪!如果午后1点钟报纸还不能开印,势必会造成不少郊区读者看不到当天报纸,这可不是小事情。事实上,为了尽快抢在时间前面,这时头版头条突出处理的一组稿件中,已经排好了新华社发的专电以及董先生的头像与简介,版面上只预留了100来字的空位,只要董先生正式当选的快讯一抢上,就大功告成了。然而,时间像故意折磨人似的,过得特别慢,现场的采编和拼版人员谁也没有心绪去吃午饭,都在焦虑万分地等待着。
等呀等呀,时针已经指向12时27分,我们期盼的那一刻终于来临了。当筹委会主任委员钱其琛宣读董建华先生的最终得票数,并宣布他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人选时,我们电脑房内的人全都欢呼雀跃起来。由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大家的七手八脚下,快讯很快上了版面,前后不消10分钟就压版上机开印了。这天下午1时30分,当散发着油墨芬香、头版头条刊有董建华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一组报道的《新民晚报》送到编辑部时,我们全体采编人员都满怀说不出的喜悦。这组报道,由于策划精心,抢得及时,受到广大读者和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新民晚报》在1996年12月1日起,就通过卫星传版,由《深圳特区报》代印并在香港地区同步发行。因而,这天下午4时许,当刚当选为首任行政长官的董建华先生走进他的办公室,看到桌上已经摆放着当天下午出版的头版刊有他正式当选等一组报道的《新民晚报》时,感奋不已,他慨叹道:“真出乎意料,万万没有想到我当选的消息,会在内地的《新民晚报》上最早刊登!”从此,他对上海《新民晚报》的印象愈加深刻了。
相关阅读:
文章来源:“新闻记者”微信公众号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新民网茶馆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newteahouse
无节操、有道理
最麻辣,最有趣的时事脱口秀!
你今天脑补了吗?
新民网事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xinminwangshi
突发事、新鲜事、有趣事
感人事、烦心事等你来爆料!
扫一扫,关注有礼!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52921234转604208 新民网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8:00
[展开/收起]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64023633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shsxwddwyh@163.com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 |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