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子成员经常分析形势,力求预测在前,谋划在前,在主客观条件都比较具备的情况下,大家都怀有《新民晚报》尽早组建报业集团的决心和信心。1995年,我们在这方面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不断创新高,营业额突破了3.76亿元大关,税后利润达1.8亿元,人均创利达40万元,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1995年,在全国报业竞争日趋激烈、新闻纸价不断上扬、报纸成本大幅提高的态势下,由于全体同仁的努力奋斗,本报在新闻宣传、报业开拓、经济发展和基本建设上仍然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全面上了一个新台阶:《新民晚报》的发行量净增14万份,继续保持“晚报第一、全国第二”的地位;报刊数量有所增加,已形成两报四刊新格局;创收和人均创利均打破历史纪录,位居上海新闻界之首;沪太路现代印刷中心、春燕大厦(后改称新民大酒店)和浦东印务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已经和即将投入营运:深化内部改革和加强科学管理开始步入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等等。这一切,都是在上海市委和市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报社党委会和编委会带领全体同仁不断进取、奋力开拓的结果。作为报社党政一把手,我不过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工作。
注重形势任务教育,不断强化忧患意识,从根本上激发大家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这几年,由于我们抓住了历史机遇,报社各方面的形势都不错,但满足现状和居功自傲的现象,在不少同仁身上蔓延滋长。这显然是继续前进的拦路虎。针对这种情况,无论是召开党委会、编委会,还是条线会议或是全社大会,我们经常有意识地分析新闻战线百舸争流、你追我赶的竞争形势,介绍兄弟新闻单位推进改革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变化,并联系本报的薄弱环节,再对照党和政府的要求、广大读者的期盼,唤起大家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注意通过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来巩固这方面的思想成果。
例如,1994年年底,在杭州召开的全国晚报年会上,《扬子晚报》、《钱江晚报》、《武汉晚报》和《深圳晚报》等“四小龙”的崛起以及他们的成功经验,就成为我们大会小会经常谈论的话题,并提出我们的赶超目标。又如,《羊城晚报》、《今晚报》等属于“四大名旦”的兄弟晚报,只要他们有某一方面的成功经验,我们总要提醒同仁虚心学习,努力改进自己的工作。至于像《解放日报》、《文汇报》以及本市广播电视等传媒有什么可取之处,同样会引起我们的关注。
当然,对全体同仁进行形势任务教育,更主要的还是联系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从更高的层次上来激发大家的政治责任心。1995年10月下旬,我们党成功地召开了十四届五中全会,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九五计划”以及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一个跨世纪的宏伟纲领。经党委会研究,我们相继举办了8期有224名党员、干部和采编人员参加的五中全会文件学习班。经过脱产轮训,参加学习的同志政治热情普遍高涨,争相为新闻宣传和报业发展献计献策,纷纷表示一定努力抓住世纪之交的历史机遇,为报社实现宏伟蓝图建功立业、多作奉献!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强调树立精品意识,力求使宣传水准和版面格局处于同行领先的地位
实践表明:报纸是我们的立身之本,舆论导向是报中之魂,宣传质量又是报纸的生命。在1995年,我们在这方面可说是尽心尽力,不敢有所闪失。回顾起来,主要做了这样几件事:
(1)认真制定改进新闻宣传的工作要点
报业的竞争,首先体现在版面质量的竞争上。在制定报社1995年工作要点时,我们困知勉行、集思广益,将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推出改进宣传的新招高招上。经过编委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确定了以扩展内涵、提高质量和加强管理为重点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在“强化新闻的时效性、提高报道的‘含金量'、增加宣传的晚报味、搞好报纸的’外包装'”方面实现新的突破的目标,并据此拟定了办好新闻版、专刊、副刊,提高总体水平的实施计划,全文近4000字。实践告诉我们,这个工作要点是切实可行的,从而使1995年本报的宣传水准达到了新的高度,不仅没有出现大的导向错误,而且有32人次荣获全国晚报、华东九报开展的新闻大赛等级奖,其中2人获特等奖,4人获一等奖,还有1个特别表彰奖。
(2)注意研究改进“七彩周末”版的质量
为了参与报业竞争,适应彩报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在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决定从1995年起每周五增出8个版的“七彩周末”。这是本报发展史上的一个突破。“七彩周末”版正式问世后,由于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新颖活泼的形式,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市委副书记陈至立专门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希望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但是,随着各报争相创办周末版和双休特刊,本报“七彩周末”版亟待改进的问题就凸显了出来。在此情况下,我们除了和有关编辑个别交换意见外,还召开“七彩周末”版全体编辑人员座谈会,进一步研讨各版的组版思想和风格特色。
(3)对本报作出扩为24版的重大决策
随着广大受众对各类信息的需求量和选择性不断增强,对新闻传媒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这个读者市场的需要,我们在充分调查研究、反复权衡论证的基础上,审慎作出从1996年起扩为24版的重要决策。这次扩版,较之1986年1月和1992年7月的那两次扩版,无疑带有一定的风险。为此,我们阅读了大量报刊资料,不断研究琢磨怎样才能使这次扩版万无一失,从而逐步形成了比较统一的意见。1995年10月25日至31日进行试版,取得预期效果。
审慎发展系列报刊,努力壮大报业经济,积极创造条件,为适时组建现代化报业集团奠定基础
近两年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呼唤下,尤其是在本报主客观条件都比较具备的情况下,我们班子成员经常分析形势,力求预测在前,谋划在前,大家都有尽早组建报业集团的决心和信心。过去一年,我们在这方面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1)系列报刊初具雏形
1995年9月,经过平等友好协商,本报和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签订了联合主办(本报为主管和主要主办单位)《新闻记者》的协议。同时,本报还和上海市作家协会达成了初步口头协议,由两家联合主办青年文学期刊《萌芽》杂志。届时,本报将形成两报四刋的新格局,符合国家有关主管部门规定的组建报业集团必须拥有的报刊数量。
(2)报业经济势头雄劲
由于本报发行量大,广告效益特别好,1995年营业额突破了3.76亿元大关,税后利润达1.8亿元,人均创利达40万元,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此外,报社的印刷业、发行业、信息业等支柱产业,以及附属部门办的投资少、见效快的第三产业,在报社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通过深化改革,进行结构调整,搞好内部机制,加强科学管理,必将逐步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为报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3)事业规模不断扩大
1995年建成的有三大项目:一是投资1亿元建设的沪太路现代印刷中心,已于2月起正式投产,每天承印45万份《新民晚报》(4开16版);二是集商住、餐飲、娱乐为一体的28层春燕大厦,业已基本建成,已被评为'95全国建筑业最高奖;三是投资1.8亿元的浦东印务中心,基本实现当年施工、当年建成和进入设备安装的目标。除此之外,1995年9月,还和静安区人民政府就本报第三幢大楼的征地,正式签订了合同。
相关阅读:
文章来源:“新闻记者”微信公众号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新民网茶馆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newteahouse
无节操、有道理
最麻辣,最有趣的时事脱口秀!
你今天脑补了吗?
新民网事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xinminwangshi
突发事、新鲜事、有趣事
感人事、烦心事等你来爆料!
扫一扫,关注有礼!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52921234转604208 新民网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8:00
[展开/收起]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64023633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shsxwddwyh@163.com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 |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 |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