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元旦,本报实行第三次扩版。虽然这步棋非走不可,但是和前两次扩版不同,是一次“逆向扩版”,带有一定的风险性。如果没有一定的理性自觉,陷入盲目性,弄得不好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我们充分调研,认真分析,反复论证,周密筹划,强化《新民晚报》特性,发挥《新民晚报》特色……
1995年第四季度,本报在充分调查研究,进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果断作出从1996年元旦起进行第三次扩版,由4开16版扩为4开24版的决策。在全国报纸扩版处于“缩”,不是“扩”的形势下,本报为何要逆向而行,不“缩”反“扩”呢?
一
这次扩版,确实不同于1986年1月1日和1992年7月1日那两次扩版,我们首先强调的是要树立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1986年从6版扩为8版,完全是大势所趋。我们抓住了机遇,适时作出了扩版的决策,取得了预期效果。1992年,在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精神的鼓舞下,我们又果断地作出了由4开8版扩为4开16版的决策。这两次扩版,都是顺应了形势的需要,顺应了报业发展的规律,也是在全社上下思想高度统一的情况下作出的,从而一炮打响,旗开得胜,先后获得了巨大成功。报纸的发行数,从复刊初期的58万份增加到现在的170多万份,都说明这两次扩版是成功的。
这次为什么又要扩版呢?因为现在改革开放在不断深入,社会变革在不断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读者对各种信息的需求量在不断扩大,对信息的选择性在不断增强。在这种情势下,我们认为,报人应该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在报业发展上加快步伐。
事实也正是这样。我们现在版面的格局、报道的内容,与广大读者的需要之间,存在着日益突出的供求矛盾。如经济新闻版的经济新闻和科技新闻,经常因为没有相应的版面保证而“两败俱伤”;国际新闻版尽管满足了读者求新求快的需求,但不能提供更多的深度报道、背景新闻,每每使读者感到失望;社会新闻也由于篇幅的限制,影响了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的力度和深度。还有我们经常强调要为读者提供全方位服务,但我们的行情信息太少,还不如日报服务周到,与我们报纸的地位、特色严重不相适应,读者强烈要求增加这方面的版面。现在新闻媒体是那样发达,信息是那样丰富,应该把全国特别是上海当天上午发生的信息,通过我们的精心选择,把其中最精彩、最有价值、最有可读性和启迪性的东西进行集纳,及时向读者传递。所以,这次扩版,我们新增加了4个新闻版以满足读者的需要。除新闻版之外,专刊、副刊也有扩版的急切需要。如浦东已成为开放的一片热土,海内外的读者、商界都很关注浦东,想到这里来“抢滩”,原来一周一次的“浦东风采”专刋,显然远远适应不了这个变化。还有如副刊的长篇连载,现在每天只载1个,而且历时偏长,也急需改进。
其他,我们报纸目前无论从发展势头来看,还是从人力物力的优势来看,以及从解决广告版面供不应求的矛盾来看,扩版已成为唯一的选择。从理论和实践上来看,第三次扩版这步棋是非走不可了。但是,和前两次不同,今天走这步棋又带有一定的风险性。如果没有一定的理性自觉,陷入盲目性,弄得不好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全国报纸扩版处于“缩”,不是“扩”。新闻界总的评估是,这一两年的报纸扩版,成功的例子不多,多半是不尽如人意,有的甚至是失败的。因为不少报纸扩版不是主要扩新闻版,没有在强化时效性、增加信息量上下功夫,而是急于去扩专刊、副刊,把功夫用到后面的版面上,实际上是陷入了报纸杂志化的误区。虽然,也有一些报纸认识到扩版应主要扩新闻版,但是,由于思想跟不上,产品跟不上,使一杯牛奶再掺一杯水,“含金量”减低了,这同样是一个教训。此外,目前已存在世界性的纸荒,纸价居高不下,许多报纸都在减张(缩版)。再扩版,可谓“逆向而行”,是否合适?
对上述问题,报社党委会、编委会进行了反复研究,认为这都是表面现象,不是必然结果,关键在于我们要认真按照新的版面格局,用足我们的气力,充分施展我们的才智,让每一个版面都体现扩版的初衷,提供数量足、质量高的产品,那就好办了。现在新闻的竞争,已经不再是运用彩印技术的竞争,或者是版面多少的竞争,而在看你提供的产品是优质的还是平庸的、是粗放型的还是集约型的。如果产品是好的、优质的、集约型的,读者就不会生厌,即使提点价,也不会和你告别。所以,报社每一个同志都要懂得,扩版的成败是同自己提供的稿件、版面的质量直接相关的。报社每位同仁都能充分认识到扩版的风险性,时刻想想自己为扩版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这是扩版成功的根本保证。
二
要使扩版达到预期目的,还需要在树立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报纸的特性,发挥报纸的特色。对我们来说,也就是要不断强化《新民晚报》特性,发挥《新民晚报》特色。晚报的特性,首先应该姓“社”、姓“党”、姓“晚”;还有姓“申”或者姓“沪”。这就是说,要有时代特征,要有党派属性,要有地方特点,这是从大概念来说的。
从《新民晚报》个性来讲,主要是如何理解姓“晚”。用赵超老的话来讲,就是“要在‘晚'字上做文章”。他的这句话非常重要。这个“晚”字的特点,决定了晚报的新闻报道、晚报的专刊、副刊应该具有“四性”:(1)强烈的时效性;(2)广泛的社会性;(3)竭诚的服务性;(4)浓厚的可读性。
要很好体现这“四性”,“最要紧的是了解读者”。我们有时写的东西之所以和读者不“贴”,引不起读者的兴趣,就是因为对读者了解不多、不深。我认为这“四性”就是晚报传统、晚报优势的精髓所在。现在如果不重提报纸的特性、特点,报纸的传统、优势,光是表面上搞外延的扩大、版面的增加,而内容还是那种没有报纸特色的东西,扩版肯定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要搞好扩版,强化报纸特性,发挥报纸特色,应该成为报人的一个迫切课题。可以说,扩版能否成功,就看我们能否发掘传统优势,增创新的优势,不断探索新的路子,开创新的局面。如果我们生产的产品,我们的服务目的、服务内容、服务手段,都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了,那么扩版肯定会成功的。
三
在认识、强化报纸的特性、特色的前提下,做好“三定”工作是扩版成功的重要一着。首先,每个版面要定位,要有质的界定。按照办报方针确定的版面语言,每个版面都应有所区别,不能搞模糊观念,更不能打混仗。譬如第一版要闻版,应是国内外包括上海的读者应知欲知的重大新闻,应该有近期群众最集中最突出的呼声与要求。要不拘一格组头版。各个版面应主动将最精彩的稿子输送到第一版,保证一版,支持一版。二版经济新闻版,在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为群众的衣食住行、当家理财做好参谋,要力求经济新闻的社会化、生活化。三版综合新闻版,主要以教卫为主。四版社会新闻版,应该注重弘扬社会新风,倡导新的伦理道德,要扶正祛邪,兴利除弊,通过正反典型进行法纪教育,当然也要有为广大读者所欢迎的趣闻逸亊。其他版面也一样,都要有内涵和外延,有可操作性。
在定位的基础上,还要定型。所谓定型,就是版面的基本宗旨、主要内容、风格特色、栏目设置,都要用规范化的语言确定下来。这样,不管什么人担当执行编辑,都能照章编报,以保持版面风格的继承性、连贯性。在定型的过程中,一些有晚报特色的传统强项、拳头产品应恢复,要重塑形象,重振雄风。
最后,要定人。根据扩版需要,在用人机制上要深化攺革,要实行人才流动,优化组合,做到择优聘任,量才录用,力求让每一位采编人员都各得其所,各显其能。拿各个版面来说,都要配备称职的合格的编辑,不能搞迁就照顾,更不能搞“轮流坐庄”。
相关阅读:
文章来源:“新闻记者”微信公众号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新民网茶馆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newteahouse
无节操、有道理
最麻辣,最有趣的时事脱口秀!
你今天脑补了吗?
新民网事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xinminwangshi
突发事、新鲜事、有趣事
感人事、烦心事等你来爆料!
扫一扫,关注有礼!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52921234转604208 新民网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8:00
[展开/收起]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64023633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shsxwddwyh@163.com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 |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 |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