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老城隍庙梨膏糖名扬四方。新民网 胡彦珣 摄
图说:三角包的五香豆让市民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新民网 胡彦珣 摄
图说:食品节现场仿佛将大家带回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老上海。新民网 胡彦珣 摄
【新民网·独家报道】老城隍庙五香豆、豫园梨膏糖、阿明炒货、立丰牛肉干、新长发栗子、日清牛轧糖、嵊州香榧、厦门鼓浪屿馅饼、舟山鱿鱼丝……今天(12月21日),新民网记者了解到,上海老城隍庙第九届食品节正在豫园展出,想置办年货的市民游客不妨前去看看。
记者在现场看到,主办方为上海著名特产“老城隍庙”“建”起了传统商铺,仿佛将大家带回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老上海。一位市民告诉记者,三角包的五香豆让他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
民间艺人曾以一曲“小热昏”将梨膏糖唱红上海滩,这也使老城隍庙梨膏糖名扬四方。记者现场看到,作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让更多市民游客了解梨膏糖,主办方还特定请来师傅,现场演绎整个制作过程。
记者发现,今年豫园还首次引进了“嵊州香榧”,香榧是现存最古老的树种之一,属红豆杉科,国家二级保护数种。香榧集果用、药用、油用、观赏等众多用途于一身,是世界珍贵经济树种,被冠以“长寿树”、“摇钱树”、“千年圣果”等美誉。市民游客可以在品尝香榧的同时,深入了解有“寿星树”之美誉的香榧。
据悉,此次展演活动,将上海、江南地区最具有特色的传统风味、鲜味、香味、美味食品聚集一堂,通过现场演艺表演营造特色风情,展现独有的风土人情。此次文化节活动将持续到12月31日。(新民网记者 胡彦珣)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52921234转641111 021-52921234转 新民网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8: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 |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