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从2011年的规划图纸到2015年的实际房屋,变化明显。新民晚报新媒体 图
事件回放:
【新民网·独家报道】今天(5月6日),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从浦东新区世博地区开发管理委员会拿到了“最牛绿地管理用房”在2011年竣工验收时依据的总平面图,对比网友在三林社区网络上传的实景拍摄照片,在最近的4年里,这幢原先的2层平房,最终演变成了公共绿地里的“豪宅”。
图说:浦东三林社区网友于2012年及2013年上传的实景拍摄照片,显示验收通过后一年,绿地内已有了新动作。新民晚报新民网 制图
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今天走访了浦东新区规土局执法大队,对方表示,验收是2011年完成的。验收是根据总规划图,内部设施各安其位,顺利验收通过。但根据三林社区网友2012年8月7日上传的照片反映,验收完成后的第一年,这幢房屋虽还是两层平顶,但已经搭上脚手架。到2013年3月13日上传的照片显示,绿地被铲除,建筑物外被覆盖上灰色阻隔物。时至2015年的今天,对照最初的规划图,现在的成型的建筑物已“胖”出许多。
但城管部门认定其合法的依据,是建立在2011年验收通过的基础上。事件曝光后,有没有再次对其是否违建进行认定呢?今晚,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联系了浦东城管东明分队相关负责人,对方承诺马上到现场查看,并尽快回复。
其实,对此2011年和现在的建筑外形,可以明显看出原先的2层平房被加高了1层阁楼和屋顶,此外建筑南侧的绿地,也已经不见踪影,而是成了下沉式庭院。仅此2点,根据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咨询上海某知名房企的高层,对方都直言,这就是违反规划在建造。
图说:原本的入口被砌上水泥墙。新民晚报新民网 萧君玮 摄
此外,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注意到,事实上,早在2009年和2010年期间,就该地块公共绿地建设中房办公楼一事,就有居民曾通过网上投诉等渠道,先后向三林镇、东明路街道进行反映。
记者查阅相关回复后发现,2009年11月23日,东明路街道首先回复居民称,W14-7地块系属中房三林城开发地块,原规划属性为公共绿地,面积为14000平方;同时称,“由于轨道交通11号线东明路站建设施工,将中房在三林路东明路口处的办公场所临时搬迁,后经政府部门、轨交部门及中房公司等各方协商后,拟在W14-7地块批准建造临时办公用房供中房公司临时办公,相关手续正在报批中。”
随后,2010年4月,街道方面再次答复居民,称中房公司对项目设计做了修改完善。并明确具体调整内容为,“在绿化建成后,将原为世博期间用于美化的全封闭施工临时围墙拆除,同时建高度为2.2米的透空围墙”、“将原设计园区的两个出入口,扩充成朝三个居民区方向的出入口,便于居民出入园区”、“将原二幢单体管理用房合并为一个单体,并取消原管理用房南侧水景,以增加绿化布置”。同时,取消地面停车位,增加活动场地。
然而时隔5年后,当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现场多次探访后发现,原本需要拆除的全封闭临时围墙不仅没有拆除,工人反而骑在墙头加紧将墙搭高,透空围墙更是不见踪影。而“扩充为朝三个居民区方向的出入口”的承诺也没有进展,记者看到,甚至多个入口被砌起水泥墙。
目前,新民晚报新民网仍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 萧君玮 许明 李欣)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新民网事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xinminwangshi
突发事、新鲜事、有趣事
感人事、烦心事等你来爆料!
扫一扫,关注有礼!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52921234转604208 新民网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8:00
[展开/收起]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64023633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shsxwddwyh@163.com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 |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