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微信公众号手机版截图
近日,有媒体曝出,腾讯将推出微信公众号付费阅读功能。16日,微信团队向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证实,微信公众号付费订阅功能确实在推进中,并“已经在做测试”。
事实上,近年来,得到、分答、知乎、喜马拉雅FM等平台纷纷进入内容付费领域,在互联网上花钱“买”内容来看或听也并不鲜见。与此同时,愿意为内容付费的用户数也正在增长。
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网络新媒体用户研究报告(简版)》显示,在“2015年中国新媒体用户付费习惯与意愿统计”中,有33.8%的新媒体用户已经产生过对新媒体内容的付费行为,有15.6%的用户有进行付费的意愿但是还没有进行付费的行为,50.6%的新媒体用户不愿意也不打算为新媒体内容付费,而在2014年的调研数据中,有69.7%的用户不愿意为新媒体付费。
就在2月15日,36氪付费专栏“开氪”在36氪App内正式上线。其官方发布的消息也指出,付费内容的需求“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扩大”。
该文章还称,“我们发现,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用户在内容获取中遇到了一些问题,诸如优质内容的筛选成本逐日升高,渠道过多导致内容获取效率低下”。文章认为,针对这类问题,付费订阅产品正可以“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
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些用户对于内容的付费意愿并不强烈。
就职于某旅游公司的一位微信用户就表示,不论微信公众号是否开通付费功能,自己都“基本不会”为内容花钱。她坦言,平时的工作很忙,不看微信付费文章“主要是因为懒”。
和该用户相似,微博上也有人直言,“不付费都不一定看,付费就更不看了”。
此外,对于收入不高的学生等人群而言,付费无形中抬高了门槛。就读于北京某高校的小郭就直言,自己不会参与微信付费阅读,而原因就是“穷”。
不过,也有人表示会“有选择地”为内容买单。有媒体从业者向记者坦言,自己肯定会关注付费阅读的内容,主要是“因为工作所在,不得不看”。他同时表示,这也是保持自己能了解某行业最新动态的一种方式。
那么付费究竟能走多远?对此,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曹三省认为,基于近年来移动互联的发展,共享经济、小额支付、移动支付的出现,对内容付费来说,“算是一个机遇”。
但他同时指出,“更大的挑战在于是不是真的能够建立‘付费墙’”。“目前互联网上的内容非常丰富,付费阅读还需要观测是否能让更多的用户认可,并建构起来一种有效的盈利模式。”
他告诉记者,目前已有的付费阅读模式在今天的机遇就在于“小额支付条件下用户的冲动消费”。“用户看到这个东西,他也懒得到别处找了,交的钱也不多。这种情况下他有可能点一下。”
对于不少平台提出的“提供精品内容”,曹三省认为,提供精品内容只是“一个必要条件”,但并非代表精品内容就一定能有用户付费。“站在内容消费者的角度看,如果他不喜欢这个东西,没有引起他的兴趣,那么再精品对他也是没有意义的。”
他认为,虽然付费阅读近来颇为火热,但“这一拨趋势仍有待观察”。
《2016年中国网络新媒体用户研究报告(简版)》认为,这说明“对新媒体用户付费获得优质内容的用户教育,已经初见成效”,但“尚需吸引有相当数量消费意愿、但尚未完成消费的新媒体用户”。
据中新网 原标题:微信公众号付费订阅功能正测试 你会为内容付费吗?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街谈巷议微信
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