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8月12日一名男子在上海地铁老西门站钻闸机出站被稽查人员查获。上海地铁 供图
图说:8月12日一名男子在上海地铁老西门站钻闸机出站被稽查人员查获。上海地铁 供图
【新民网·独家报道】逃票猖獗,沉疴难除。今年以来,上海地铁全路网14条线路工作日日均客流超900万人次,最高日客流超1000万人次。超大客流规模下,地铁逃票现象仍屡禁不止。
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今日(24日)从上海地铁运营方处获悉,为进一步倡导文明乘车、维护社会公平,从即日起,运营方将开展为期两个月的逃票稽查专项整治行动;同时,考虑首次尝试将记录逃票者行为、“真容”的图像通过官方微博等平台适度公开,让全社会参与监督。
顽疾:地铁逃票屡禁不止
钻进钻出或跨越闸机、两人并杆进出闸机、非法使用残疾军人证等免费乘车证件、冒用他人敬老卡……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从地铁运营方处了解到,每天,这些逃票、乘“霸王车”行为都在上海地铁14条线路上不断“上演”。
“地铁逃票现象可以说是屡禁不止。”上海地铁相关人士无奈告诉记者,相比以往,虽然现在在整治中有相关法律法规予以保障,有专项票务稽查进行整治,还有警方及征信系统等的多方协力,但逃票这一情况至今仍沉疴难除。
据介绍,目前,上海地铁逃票现象主要有三种:一是钻进钻出或跨越闸机、两人并杆进出闸机;二是非法使用残疾军人证、伤残人民警察证、革命烈士家属优待证等免费乘车证件;三是冒用敬老卡。其中尤以第一和第三种现象最为常见。
按照《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对无车票或无效车票的,由车站人员加收5倍以下的票款;冒用证件的,由执法人员实施5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使用伪造证件的,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对于冒用证件和使用伪造证件的,还可以将个人信息纳入到市征信系统。
但事实上,稽查人员坦言,这样的处罚措施,似乎并不足以震慑逃票者。
“一方面,部分乘客存在贪小便宜的想法并抱有侥幸心理,为了几元车票不惜以身试法,而当逃票行为被发现后,处罚结果往往要比多次逃票‘省下’的车费少得多,逃票成本相对较低;另一方面,目前上海地铁工作日日均客流超900万人次,最高日客流超1000万人次,专业稽查队伍力量有限,不可能对每条线路、每个站点的每起逃票行为都能及时发现和查获,不少逃票者抱着侥幸心理,依然‘照逃不误’。”
探索:或尝试公开逃票者“真容”
难查难禁,屡禁不止,并不意味着对于逃票行为束手无策。
“逃票不仅违反了《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也严重影响了文明乘车的大环境,有违社会公平。”也因此,上海地铁相关人士向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表示,对于逃票行为的整治,将持续进行、毫不松懈,“以坚决的态度治理逃票。”
据介绍,一方面,从现在开始,上海地铁运营方将在日常逃票稽查的基础上,开展为期两个月的逃票稽查专项整治行动,针对乘客逃票以及车站其他违规现象进行联合执法。
另一方面,运营方透露,一种新的监督模式也在探索之中。
“我们正在考虑将逃票行为的图像记录,在合法依序的框架下给予适度的公开,发动广大市民乘客共同参与逃票行为的监督,通过社会监督的力量,推进社会诚信和文明建设。”
据介绍,届时,上海地铁官方微博或将作为公开逃票者行为的平台,对于在上海地铁全网络14条线路所有车站的逃票行为,随机选取进行公开;而逃票者行为的图像记录,则为逃票现场画面,且这些逃票行为是未被稽查人员发现或者及时处置的。计划通过官方微博等渠道,定期或不定期发布的发布记录逃票者行为的图像,由网友、市民乘客对于这些行为加以监督。
同时,上海地铁也欢迎网友乘客通过微博私信的方式,适时提供逃票行为的信息线索,帮助运营方加强日常管理,共同开展社会监督,维护公平有序的乘车秩序。
此外,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了解到,在运营方公开的逃票行为图像记录中,不排除会有让逃票者清晰“露脸”的画面,“我们针对的不是逃票者个人,而是逃票的这种行为,通过这样的公开公布,希望用真实的记录亮出真相,让逃票者的行为接受社会的监督。”
热议:曝光逃票者是维权还是侵权
面对屡禁不止的逃票,地铁运营方无奈表示,考虑尝试首次公开记录逃票行为的图像,甚至不排除让逃票者“露脸”;那么,这样的曝光方式是否可能侵犯逃票者的权益呢?
“逃票行为,基本发生在地铁站进出站闸机处,属于典型的公众场所。”对此,上海广庭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潘轶认为,虽然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内涵和外延并无明确界定,但在地铁车站进出站的行为,认定为非隐私行为当无疑义,“由于是非隐私行为,即使是正常刷票进出站,行为人也应明知会被目击或者拍摄;而逃票又是违法行为,行为人更应知晓可能遭到视频监控乃至遭受处罚的后果。”
潘轶同时指出,尽管视频画面会涉及逃票者的形象,但法律对侵犯肖像权的认定标准是十分明确的,“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在潘轶看来,司法实践中判断构成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通常具备两个要件:一是未经本人同意;二是以营利为目的,“曝光逃票行为无任何商业性,并不构成对肖像权的侵犯。”
上海中夏旭波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晓茂则表示,地铁管理部门在曝光逃票等不文明现象时,还是应当尽可能采取谨慎克制的手段,“在选取曝光的画面时,不应刻意突出或者丑化逃票者的形象,不应附加任何评述乃至贬损的文字,要用文明的方式去曝光不文明行为。”同时,李晓茂还建议,相关方面应做好相关视频资料以及接触人员的管理,避免视频资料流出。(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 李欣)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街谈巷议微信
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52921234转604208 新民网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8:00
[展开/收起]
抓好关键补好短板 上海重拳整治环境 |
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品仓库爆炸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周年 |
电梯又出事!上海长宁龙之梦一男子小腿被夹已截肢 |
北京成功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 |
沪地铁1号线早高峰故障数小时 多站客流积压 |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64023633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shsxwddwyh@163.com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 |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