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市民:我养的不是宠物是亲人 专家:别把宠物当人养 新民晚报新民网 蔡黄浩 摄制
【新民网·独家报道】近日,新民晚报新民网一则有关宠物葬礼的新闻引起广泛热议。有人认为这样的形式十分人性化,也有人质疑此举有点“过”。那么市民如何看待养宠物,他们是否有良好的养宠习惯,人们又是怎么看待宠物葬礼的呢?街谈巷议走上街头听听市民朋友怎么看?
市民养宠习惯好不好?——“出门遛狗必备纸巾”
采访中我们发现,养宠物的市民不在少数。绝大部分是养猫狗一类宠物。
那么他们的养宠习惯如何?“有的狗会随地大小便,对环境有影响”。市民指出,除了狗吠等噪音扰民,宠物的排泄物也是不文明养宠表现之一。
不过,不少上海市民有着不错的养宠习惯。“我每次遛狗前都会带这样一个小包。”一位养狗人士向记者展示了她的遛狗装备,“纸巾是用来擦尿的,报纸是用来带走粪便的。”她还告诉记者,这样只是“标配”。不少“讲究”的养狗人士,还会拿专门的“铲子”以及“尿壶”来清理遛狗时留下的排泄物。
图说:市民的遛狗装备 新民晚报新媒体 图
有一位市民甚至表示,“我们的狗狗出门都是要叼着纸出去的!”
还有市民向记者介绍,随着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不少小区也开设了“宠物专区”,“我们小区就有专门的遛狗区域,小区里的狗都会把大小便拉在特定的区域里。”这位市民还表示,“我们都是这么遵守的,没听说有什么违规行为。”
也有市民称,看到家养宠物乱大小便,自己会上前制止,“就算不阻止,至少我也会把他们宠物留下的大小便清理掉。”
“现在养宠的人越来越多了,养宠物的人素质也越来越高了。”一位宠物医院的老板告诉记者,“养了宠物就要负起责任,清理他们留下的粪便,就是责任之一”。
图说:市民称,”我们家狗狗都是要叼着纸出门的” 新民晚报新媒体 图
宠物葬礼怎么看?——“我把宠物当作亲人来看”
对于网络热议的宠物葬礼,市民意见不一。
“我肯定不会这么做的。”一位养宠人士表示,“养宠物最重要的是生前对它好一点,去世了之后这么做没有太大意义。”这位市民表示,他会在宠物过世后立一块碑。他还表示自己听说过,有人把过世的宠物头像纹在自己的背上。“但像超度,豪车送葬,这种还是免了。”
有市民并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没什么,只要在能承受的经济范围以内,愿意怎么做是个人自由。”一位不养宠物市民称,“作为一种纪念,不违法也不影响他人,专业处理或许还更环保。并没有什么不妥的。”
也有市民称,“现在很多老人并没有把猫狗当宠物来养。而是把他们当亲人来看待。”这位市民认为在国外,宠物狗是人类成长的玩伴。“为亲人送葬,并无不可。”
图说:市民认为只要经济条件允许 宠物葬礼并无不可 新民晚报新媒体 图
专业人士谈养宠:别把宠物当人养
海外留学归来的台湾宠物专家陈中仁,目前在上海一家宠物医院担当主刀医生。
“每天都要有20多个宠物来我这看病。”陈医生介绍,现在上海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养宠的水平也是越来越高。但在养宠的问题上,存在不少误区。
“猫狗还是尽量不要给他们吃人吃的食物。”陈医生指出,人们可以在精神上把宠物当作“人”来养,但是实际饲养过程中,还是尽量不要把他们当“人”来看。
陈医生建议称,“应该让他们多吃一些健康的狗粮、猫粮。平时,多带它们出去运动。”
陈医生还表示,“宠物生病了还是及时去看宠物医生,不要随便给他们吃人吃的药。”(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 卞英豪 蔡黄浩 实习生胥玥)
图说:宠物专家陈中仁 新民晚报新媒体 图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街谈巷议微信
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52921234转604208 新民网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8:00
[展开/收起]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周年 |
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品仓库爆炸 |
电梯又出事!上海长宁龙之梦一男子小腿被夹已截肢 |
北京成功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 |
沪地铁1号线早高峰故障数小时 多站客流积压 |
湖北荆州一女子被商场电梯卷入身亡 |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64023633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shsxwddwyh@163.com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 |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