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市人大代表陈必壮、李飞康做客谈沪牌拍卖未来走向。
视频:上海市人大代表陈必壮、李飞康做客,聊聊沪牌拍卖那些事儿。新民网李永生 摄制
【新民网·独家报道】目前,上海的小汽车保有量仍在不断攀升。从去年起,沪牌拍卖“警示价”常态化实施。“‘警示价’只解决了拍卖价格过高问题,真正有需要的人却拍不到”。
今天(25日),上海市人大代表陈必壮、李飞康做客新民晚报新民网两会演播室时坦言,不建议继续延续这样的制度,“一方面取消警示价、采取更科学的拍牌制度;同时,在大力发展公交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更严格的停车管理政策和收费政策、研究在上海实施拥挤收费的可行性,限制小汽车在中心城区等交通紧张区域的需求。”
延续“警示价”制度已不适合
“现行‘警示价’制度推出的背景,是在上海车牌拍卖价格一度飙升的情况下,政府出台的一种干预手段。”本身从事交通政策编制研究工作陈必壮代表告诉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在他看来,这样的措施确实避免了拍卖价格过高的问题,但真正需要的人却很难通过拍牌得到,“据我所知,有的投标者连续参与10个月都没有拍到牌照。”
这一观点得到了李飞康代表的认同。“‘警示价’下的车牌额度拍卖,已经失去了‘拍卖’的意义。”李飞康说,所谓“拍卖”,应该是在公平的环境中进行市场的选择,“价高者得”。但现行的车牌拍卖制度下,出价高不一定拍得到,还需要考量参与拍牌的设备、甚至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对很多不具备这些条件的投标者来说,就不够公平了。”
也因此,两位代表均不约而同的建议不再延续现有的“警示价”制度。陈必壮建议,可以考虑取消警示价,并参考新加坡拍牌模式,“他们也是每月投固定额度的车牌,然后竞价;但是最后成交的价格,却是按照最末位的竞拍成功者出价作为统一价格。”这样既避免了政府干预、设置“警示价”,参与拍牌的投标者也不会盲目出高价,“毕竟谁都希望最末位价格是一个低价位。”
李飞康则建议,如果要继续保有“警示价”,那么就不要采用拍卖方式,“可以以家庭为单位,在警示价的基础下进行摇号。”
可考虑严控外牌、收拥堵费
“拍牌,只是延缓了小汽车增长速度,但并没有停止增长。”陈必壮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目前上海的小汽车保有量已非常高,约为300万辆。
此外,数据显示,每年,上海将新增10万辆沪牌车、10-15万辆外牌车,以及10万辆沪C牌照车辆,“这样一平均,10年后,上海又将至少新增300万辆小汽车。”而与此相对的,则是上海市中心城区车辆最大承载能力仅为250万辆,“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10年后上海的道路状况是怎样的。”
“上海的道路资源及承受力是有限的,如果只是在高峰时段对上高架的外牌车辆采取一些限制措施,这对竞拍获取沪牌的竞买人也是不公平的。”李飞康据此提出,应该对外牌车首先予以限制,“比如说,外牌车辆进入上海,3天内是免费通行的;超过3天,就要酌情开始收取拥堵费了。”
“可以延长外牌车辆在高架道路上的限制时间,甚至白天的限行、区域限行等。”陈必壮同时提出,除了严控外牌外,还可以通过加强更严格的停车管理政策和收费政策,以及研究实施拥挤收费的可行性,通过经济手段限制小汽车在中心城区等交通紧张区域的需求。
“当然,这些措施的大前提,都应该是在建立和完善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基础上的。”陈必壮说,这样才能让市民减少对小汽车的需求,通过公交等方式顺畅出行。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期“民生约见”。(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 李欣 李若楠 李永生)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新民网茶馆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newteahouse
无节操、有道理
最麻辣,最有趣的时事脱口秀!
你今天脑补了吗?
新民网事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xinminwangshi
突发事、新鲜事、有趣事
感人事、烦心事等你来爆料!
扫一扫,关注有礼!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52921234转604208 新民网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8:00
[展开/收起]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64023633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shsxwddwyh@163.com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 |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 |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