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网讯】今日,“沪港通”迎来“足月”。境内外机构对于沪股的热衷,远远超过港股。而内地、香港券商借着沪港通的“风口”,各自施展绝招抢夺客户资源。对多数内地投资者而言,沪港通正式通车之后,正规渠道的炒港股来得更让人安心。
沪股通热,港股通冷
一个月以来,沪港通中,机构对于“沪股通”的热衷程度,远超过“港股通”。
根据两地交易所披露的数据,一个月时间内,沪股通3000亿元的额度用去了670亿元,而港股通仅用去了84亿元额度。11月份,沪股通平均每日买入成交额为43.57亿元,港股通平均每日买入成交额为6.11亿元,沪股通的买入成交约为港股通的7倍。
在沪股通方面,境外机构对于A股也呈现买入后惜售的心态。沪股通平均每日卖出成交额为3.01亿元,几乎不到买入额度的十分之一。而在港股通方面,境内机构对于港股的短线交易频率超过A股。港股通平均每日卖出成交额为1.48亿元,约为买入额度的四分之一。当然,这可能也与港股方面有着T+0交易有关。
尽管沪股通的热度远超港股通,但目前整体都有成交萎靡的态势。11月17日,沪港通启动首日,投资者热情高涨,沪股通与港股通共使用额度147.67亿元。其中,沪股通触及单日130亿元的额度限制,港股通使用额度17.67亿元,港股通剩余单日额度87.33亿元。昨日,沪股通单日额度仅用了14亿元,港股通方面则更为惨淡,半个交易日的额度仅用3.93亿元。
对此,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沪港通出现“沪股通热,港股通冷”很正常。对于国际投资者来说,通过QFII对A股市场有充分的了解,也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经验,沪股通的推出对他们来说门槛大大降低,他们参与的热情也非常高。而内地投资者对于港股市场还比较陌生,很多投资者在初期都采取等等看的态度。港交所的行政总裁李小加也曾表示,沪港通推出的第一天、第一周甚至是第一个月的上座率并不是其关注的重点,他最关心的还是沪港通列车是否能让投资者的投资之旅安心、顺畅。
A、H股从折价变溢价
坊间戏言,如今股民之间打招呼,最新最潮的问候,不是问你有没有买股或满仓,而是直接问你有没有买券商股。当大部分散户投资者对此扼腕叹息时,沪港通资金却在一边闷声发财。
从近几周的交易情况看,沪港通席位对券商股可谓青睐有加。从券商股流入的资金来看,沪港通席位买盘多过卖盘。进入12月以来,沪港通席位频频现身券商股交易榜上。据上交所盘后数据显示,12月8日,沪股通专用席位买入了东吴证券8592.65万元,位居该股买入席位的第一名;同时,还买入太平洋证券1.55亿元,排名第二。卖盘方面,国金证券沪股通专用席位位居第四,卖出金额7586.13万元;沪港通席位还卖出了兴业证券,位居该股卖出席位的第四名,卖出金额为2.12亿元。沪港通席位在中信证券上的博弈趋势更为明显:中信证券当日买入席位第一名即是沪港通席位,该席位大手笔买入12.08亿元,同为沪港通席位、列卖出席位的第五名卖出金额则为4.98亿元。
不少内地机构也对沪港通资金的操作羡慕不已。融通基金表示,沪港通资金重仓了金融股,踩准了市场节奏。万家基金认为,沪港通后优质大盘蓝筹股将会长期整体受益。目前大盘仍处于巨型底部箱体的上轨突破时期,中长期牛市值得期待。银行、地产等低估值的优质蓝筹,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在央行降息后,沪港通等增量资金流入大盘蓝筹股,这是最近一波行情的主要原因。”景顺长城沪深300基金经理黎海威表示,央行降息周期的打开,使股市的流动性变得充沛,展望未来,A股在急涨之后,震荡一段,会步入新的上涨周期,风格会呈现蓝筹股龙头间的轮动。
正是沪港通资金大量参与券商、港口等A股蓝筹,导致了A、H 股折溢价关系,出现了显著的变化。2007年7月,香港恒生指数服务公司正式对外发布恒生AH股溢价指数,旨在追踪A股、H股的价格差异。该指数越高,代表A股相对H股越贵,溢价越高;反之,指数越低,代表A股相对H股越便宜。
行情数据显示,沪港通开通之前,今年7月底,恒生AH股溢价指数基本处于低点,当时指数点位约在88点,即A股相较H股折价12%。截至昨日,该指数报收于119点。这意味着,近四个多月的时间内,A股较之H股,从折价12%交易,到目前溢价19%交易。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随着A股牛市行情的开启,即使在同股同权的情况下,资金也更看好A股的爆发力,沪港通资金宁愿买贵的A股,也不愿碰便宜的H股。
合法买港股诱惑十足
虽然港股通人气不旺,但是对于那些参与者而言,合法安心买港股依然诱惑十足。
“有了沪港通,我直接可以炒港股了,再也不用资金‘搬砖头’了。”内地股民小张对记者说。
资金“搬砖头”,即是一种游走于灰色地带的操作方式。即内地投资者通过券商香港公司直接开户,在市场中一直颇为活跃。目前,内地大型券商在香港地区均设立了分公司。内地股民只要携带身份证和银行卡等,直接在券商处填写身份资料,复印后由内地券商寄到香港分公司,由分公司代为开设账户,之后再将资金转入到在香港开设的资金账户中。但由于内地一直是外汇管制的,内地资金转入香港账户的过程,往往游走于违规操作的边缘。有了沪港通后,投资者通过沪港通的合法渠道买卖港股,不用再担心两地资金的划转问题,少了很多后顾之忧。
之前,很多中小股民,对于沪港通50万元的参与门槛,还是有所微词的。不过,正在发行的数只沪港通ETF基金,有望成为普通投资者分享沪港通投资的“轻骑兵”。华夏、南方均推出了沪港通恒指ETF,该只ETF认购门槛仅1000元。区别于现有恒生ETF以QDII 额度直接投资于香港市场,新的沪港通恒生ETF主要在境内通过上交所沪港通业务中的港股通平台投资恒生指数成份股,不需要聘请境外托管人和境外投资顾问,也无需进行结售汇、外汇划款、境外投资数据申报等操作,因此其投资成本大为降低。
[记者手记]
“一人多户”制度加剧券商竞争
沪港通后,内地、香港的入市渠道被全面打通。
据了解,目前通过内地券商,融资融券利率在8.6%左右,杠杆比例最高在两倍左右,一些赌性十足的股民觉得并不过瘾。近日,申银万国更大幅上调融券利率,由8.6%调至10.6%,更是让投资者预期内地监管层有意为股市适当降温、降杠杆。
虽然面临客源被香港券商抢走的现状,但内地券商也可以通过沪港通,争夺其它券商的存量客户。之前上证所的“指定交易”,是指个人投资者必须指定某一券商证券营业部,作为自己买卖证券的唯一的交易营业部。曾几何时,嫌撤销上证所指定交易麻烦,是许多投资者放弃更换券商打算的最大障碍。而如今,只要满足50万元的港股通资格,A股投资者可以借此实现上证A股一人多户的新福利,这使得券商在争夺客源的大战,越发激烈。于是,对于一些已经开通A股的投资者,内地券商以开通港股通的名义,拉拢其选择新的券商营业部,之后以投顾服务、佣金优惠等措施,鼓动投资者在其营业部交易。类似于这样的“抢客户”大战,目前仍在内地券商之间持续升温。(据新闻晨报)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新民网茶馆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newteahouse
无节操、有道理
最麻辣,最有趣的时事脱口秀!
你今天脑补了吗?
新民网事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xinminwangshi
突发事、新鲜事、有趣事
感人事、烦心事等你来爆料!
扫一扫,关注有礼!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52921234转604208 新民网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8:00
[展开/收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 |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 |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