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从今年1月1日起,新版《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图片来源:网络图
【新民网·独家报道】从今年1月1日起,新版《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而作为地方性立法,此次条例中首次明确了各类逃票者的有关信息将纳入个人信用信息系统。新民网记者今日(11日)从地铁运营方处获悉,截至上月底新版条例实施“满月”,上海地铁1月查处各类逃票行为4000余起,而去年同期查处数量则达到11000余起,逃票行为明显下降,逃票影响征信的威慑力初步显现。
记者看到,新版《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中加大了对逃票行为的惩处,明确乘客无车票或者持无效车票乘车的,轨交企业可按照轨道交通网络单程最高票价补收票款,并可加收五倍票款;此外,冒用他人证件乘车的,由轨交企业处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使用伪造证件乘车的,由轨道交通企业移交公安部门予以处理。同时,作为地方性立法的条例中首次明确,各类逃票者的有关信息将纳入个人信用信息系统。
“从去年12月27日起,配合新版条例的实施,我们也进行了逃票行为的执法稽查。”地铁运营方告诉记者,从2013年12月27日到今年1月30日新版条例实施“满月”,上海地铁全网络共稽查出各类逃票行为4000余起;而2012年12月28日到2013年1月24日同期,上海地铁全网络共查处逃票 行为11000余起,“相比较而言,减少了6000多起,逃票行为有明显下降。”
此外,运营方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上海地铁全路网共稽查10起违法使用法定免费乘车证的行为,而这一数据在去年1月为224起,是今年的近20倍;同样,逃票、超程行为在去年1月共有8958起被稽查,今年同期则为1946起,约为去年的1/4,“应该说,立法明确逃票影响征信的威慑力初步显现了。”
然而记者也注意到,尽管马年开年各种逃票行为有所下降,但冒用老年卡的情况仍然存在,且比去年同期略有增加:数据显示,去年1月上海 地铁全网络共查处227起冒用老年卡乘车的行为,而今年1月则为275起,“事实上,冒用老年卡属于典型‘冒用他人证件乘车’,同样是立法明确的将会影响个人信用的行为。”相关人士表示,在此前查获的逃票行为中,一些冒用老年卡的逃票者信息已被录入个人信用信息系统,“今后将持续开展逃票稽查,一旦发现此类行为,会依法予以处罚。”(新民网 记者 李欣)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大城小事,第一辰光微信阿拉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侬等你来报道!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52921234转641111 021-52921234转 新民网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8:00
[展开/收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 |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