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沪人大十问环保:空气质量何时达标?新民网记者 李欣 萧君玮 摄制 陈炅玮
>>相关报道:
【新民网·独家报道】12月26日,上海。
早上7时41分,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截至上午9时,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204的五级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PM2.5的小时浓度为已经达到373.3微克/立方米。与此同时,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今年的专题询问也在9时准时开始,此次询问的主题正是2013年本市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记者则在专题询问现场看到,尽管到场回答询问的有市环保局、市绿化市容局等16个委办局负责人,21位委员的提问涉及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生活垃圾减量等;但其中有10个问题都交由市环保局作答。也因此,市环保局局长张全,成了这次专题询问现场“说话”最多的人之一。
回应空气质量污染:“五年治理空气不算长力度要加大”
在冷空气的裹挟下,新一波污染昨夜今晨抵沪,申城今天再度出现空气重度污染。也因此,申城的空气质量何时能有好转成了不少委员们急切想要知道答案的问题。
“上海出台了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明确了PM2.5五年降低20%的目标。但是进入年底以来,仅仅二十多天上海已经启动了两次空气质量重度污染的预警方案,一次是首次启动了严重污染的预警方案。”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陈燮君在专题询问现场上发问,“上海要用多长时间可以实现空气质量达标?如何在短期内使市民树立起信心?”
而吴凡委员也对此有同感,“按照原定的《空气清洁行动计划》进行治理空气,但目前污染情况比较严重,空气清洁成效不明显,公众用切身感受进行评价,对于成效不是特别满意,或者说已做了的工作大家觉得还不够,还要加快一步。”
对此,张全代表市环保局作出回答,“《上海空气清洁行动计划》期限是五年,时间也不算长,但要加大力度”。张全说,对于PM2.5五年降低20%的目标,上海是经过一定科学研究以后才研究制定的,“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在相关涉及到的污染物方面有更大力度的削减”、“当然还有区域的问题,各地也要有一个削减的力度,才能保证整体上有逐步的削减,从而保证上海的逐步削减。”张全透露的信息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长三角地区争取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来解决。”
回应应急预案滞后:“最近几次预案启动确实比较晚”
“PM2.5特别是近几年范围越来越大、程度也越来越重。”然而,面对急切希望得到答案的委员们,张全亦毫不讳言客观存在的问题,“短期内重污染的天气很难避免,要加强预测、预报、预警,在暂时还没有得到缓解的情况下,让公众有一个很好的自我保护。”
“但是从公众反映的情况来看,一是应急方案在雾霾发生一段时间以后再启动,感觉有些滞后。第二在这样重污染的情况下,公众对自身防护方面的措施很不明确。”顾佳丹委员则进一步提问,“请问两个问题,一是我们下一步对如何提高预判预警能力,在预测到重污染可能发生,或者将要发生的情况下,如何提前启动预案,使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地能够发挥它的作用;第二是不是能够更加明确的来告诉公众,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更有效地来采取自我保护的措施?”
对此,张全也坦然表示,“最近几次预案启动确实是启动得比较晚”。他透露,最近正在修订预案,“首先要把环保和旗下的业务进一步充分的整合,要有比较完善的排放清单,还要有精细化的气象条件。”同时未来计划把华东地区、长三角预测预报中心设在上海,建成以后对整个提高长三角华东地区的预报准确性有很大的好处,“第三个问题就是要及时地研判以后,迅速发出预警。”张全的承诺是,“今后总体上会把这个预警的要求、信号更加提前发放给社会。使大家有充分的时间准备。 ”
询问结束后匆匆离开:“越是困难环保部门越要下定决心”
尽管上海目前已经出台《上海空气清洁行动计划》,涉及到6个领域,包括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机动车的治理,扬尘的控制,社会方面的控制等等,但张全在专题询问会现场也坦言,短期内确实重污染的天气也很难改变,“那我们需要加强预测预报,在暂时还没有得到缓解的情况下,有一个很好的自我保护;也要采取一些临时的措施,要把这个应急预案真正落实到人。”
张全说,本市最近正在研究,政府有关部门一起,把环保应急预案真正落实到人,包括一批大的项目,比如工地要停下来,一些重污染的车子要停下来等等,这是当前采取的临时措施,当然也还要有更长远的,“PM2.5的问题还要进一步加大研究,推动全国层面联防联动。我们也在和江浙两省一市研究制定长三角共同的区域性的行动计划,这个计划不久会向社会发布。”
尽管在专题询问中成为“焦点”,但在长达三小时的专题询问结束后,面对记者的追访,张全婉拒了“再说几句”的采访请求。然而,记者注意到,张全在会上回答委员提问时的一段发言,似乎无形中已经表明了态度,“一定要下决心打好攻坚战。问题已经看得很准,就是要下决心。要把我们的方方面面,政府的、企业、社会、责任都要弄清楚。当然政府首先是要承担主导的作用,环境问题是公共事业,作为环保部门更要自强不息,越是困难越是要下定决心努力地工作。”(新民网记者 李欣 萧君玮)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大城小事,第一辰光微信阿拉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侬等你来报道!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52921234转641111 021-52921234转 新民网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8:00
[展开/收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 |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