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借力西北风 上海空气质量明后天或转良。新民网 徐寅冬 拍摄 制作
>>相关链接:
【新民网·独家报道】冷空气如约抵沪,却也让申城再度被雾霾笼罩,陷入重度污染。不过记者今天(12月9日)从环保部门了解到,有别于上周的盘踞态势,这波空气污染将会很快结束,预计明后天本市空气中的PM2.5浓度将回落至良的水平。
今天早晨,本市大部地区再现大雾天气,上海中心气象台于2时47分发布了大雾橙色预警信号,不过随着大雾逐步消退,预警信号在7时被解除。与此同时,北方南下的较强冷空气已开始影响本市,申城上空的风力增大明显。
虽然大雾暂退,但受到霾的影响,今天白天本市能见度并未明显转好,城市依然笼罩在一片黄褐色中。截至下午1时,申城空气质量指数(AQI)224,为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PM2.5的小时浓度已达到325.3微克/立方米,PM10的小时浓度更高达387.2微克/立方米。
据市环境监测中心大气监测室工程师王茜介绍,冷空气带来的上游污染物输送,使得本市自今天凌晨开始PM2.5浓度急剧上升,但目前峰值已经过去,预计今天下午到夜间,污染物浓度将逐步下降。“今天的气象条件和上周完全不一样,现在本地风速较大,在持续西北风的作用下,污染物浓度将很快降下来。初步预计,PM2.5浓度今天夜间将降至100微克/立方米左右,预计明后天转为良。”
上周的连续污染,主要是在不利气象条件下,北方污染物输送、本地污染持续累积以及区域性污染叠加共同作用的结果。王茜表示,空气污染一般来自自然排放和人为排放,自然排放包括树叶挥发、秸秆焚烧。不过就上海而言,人为排放的比例更大,机动车、船舶、飞机、工厂企业,这些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都是污染的贡献源。
那么,各污染源的占比又是多少呢?王茜表示,为了对空气污染进行更为详尽的监测和预报,本市除了常规自动监测站,还通过建设超级站、数据模型等进行跟踪分析,上周更在奉贤发放高空监测气球对污染物的垂直分布数据进行收集,“虽然已经能够做到对污染物的定性判断准确,但由于源排放和输入信息存在不确定性,定量分析依然有限,目前仍在改进和优化的过程中。”(新民网记者 沈文林)
图说:雾霾笼罩下,今天的申城再度陷入一片黄褐色中。新民网记者 沈文林 摄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52921234转641111 021-52921234转 新民网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8: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 |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