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街访:逃票者不能当公务员?市民:反映出道德本质 记者 李欣 摄制 周烨
【新民网·独家报道】日前,有报道称,今后上海地铁逃票者可能将不得成为上海公务员,不得应聘成为中小学教师,国企也不会录用这类人员,有媒体对此做法提出质疑。市民们是怎么看的?新民网记者今日(1日)走上街头,听听市民声音。
采访中记者发现,几乎所有常坐地铁的受访者都坦言,自己目睹过其他乘客逃票,“我觉得这个行为很不好。”有市民表示,在他们看来,“就那么一点票钱还要逃,这是道德有问题”、“同样的规则,为什么别人能遵守,他们(逃票者)非要违反呢?”
也因此,不少受访者表示,希望对于逃票行为进行处罚,“肯定要罚,不然他们不会怕的”。而对于将逃票与报考公务员、应聘教师等挂钩,大部分市民也表示赞成,“逃票看起来是小事,但其实反映的是一个人的道德和本质”、“连地铁票都要逃的人,我会怀疑他做其他事情会不会也一样”、“公务员、教师这种职业首先肯定要品行端正!”。
但也有受访者认为,不能一刀切,“如果有人只是逃了一次票,就影响终身,是不是太严格了?”(新民网记者李欣 周烨)
>>新闻背景:
《就业促进法》第三条更是明确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显然,对有包括地铁逃票在内的失信行为者进行就业限制并不合法,即使将地铁逃票纳入个人征信系统,也无法拒绝地铁逃票者报考公务员、当教师和进入大企业工作。除非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相关法律,对有不良诚信记录的人进行就业限制。>>详细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52921234转641111 021-52921234转 新民网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