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中国糖尿病青年的"奇幻"长跑之旅。新民网 李永生 摄制
图说:王耀辉与鼓励他跑完最后600米的美国选手、植入心脏起搏器的Katherine一起冲过终点。新民网记者 李若楠 摄
【新民网·独家报道】坚持跑完10英里(相当于16公里),对于很多健康人来说,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在近日举行的全世界最大的慢性病人长跑赛中,25位身体内装有植入式医疗器械的慢性病患者却做到了,他们赢得了“全球英雄”的称号。“90后”武汉男孩王耀辉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从曾经体弱多病的小男孩,到向10英里长距离赛跑挑战的男子汉,这其中是什么力量推动着他不断向前?今天(10月21日),王耀辉做客新民网,畅谈参赛经历和感受。
因“病”成全的诸多“第一次”
今年21岁的王耀辉在4岁时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带胰岛素泵控制血糖已有10年时间。“其他人能做什么,我也能做什么,其他人能吃什么,我也一样可以吃。”王耀辉用这样一段话来形容自己目前的生活和健康状态。
“生命真是太奇妙了,谁也不知道接下来又会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第一次出国、第一次挑战10英里、第一次与来自全世界的慢性病患者交流……这次参赛,创造了王耀辉生命中很多个“第一次”,而这一次也让他感触颇深。王耀辉说,他也曾在珠海参加过10公里的长跑赛,赛后,当知道他是1型糖尿病患者后,所有人都称赞他“太牛了”。可这一次,看到装了心脏起搏器、除颤器,年龄大自己一倍的对手,而且还要挑战马拉松全程,这让他十分钦佩。
长途飞机、时差,再加上比赛当天气温偏低,这些都让王耀辉感到不适应,比赛中一度腿抽筋。“一边跑一边在调整,但最后还是跑不动了。”他说,眼看终点就在眼前,可双腿已经不听使唤,速度越来越慢。就在这时,同是“全球英雄”的美国选手Katherine跑过来,一把搂住他的肩膀,鼓励并带着他一起向前跑。后来王耀辉才知道,这位选手已经年近5旬,植入了心脏起搏器,“如果没有她,我或许真的坚持不到终点”。
“我们一样可以活得精彩”
回忆起刚开始带胰岛素泵的日子,王耀辉说,当时充满了担心和各种不适应,甚至不知道该如何走路了。可小孩子就是这么容易哄:“妈妈说,带了胰岛素泵就能吃糖了,于是我就决心坚持带下去。”王耀辉说,当时他只有十岁,家人过生日,看着美味的蛋糕只有他不能吃,只能啃着妈妈特意准备的馒头,心里该有多么难受。
“10年了,胰岛素泵就像是一直陪伴我的战友。”带了胰岛素泵,王耀辉像普通同龄人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然而一次,他与同学冲撞,跌倒在地,胰岛素泵的屏幕摔碎了。也就是这一次,让他更知道了爱护这位“朋友”的重要性。
谁也想不到,如今热爱运动、敢于挑战的王耀辉,初中时还在为体育成绩不好而担心。“那时我给人的印象还是弱不禁风,体弱多病。”在同学和朋友的帮助下,从羽毛球开始培养兴趣,王耀辉渐渐地喜欢上了运动。现在,运动已经成为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或许是生病,让我比很多健康人更懂得珍惜生命,更重视饮食的健康。”王耀辉说。
王耀辉告诉记者,能如此自信、乐观的生活,他最要感谢的是父母。从确诊后的沮丧,到如今的自信乐观,一家人克服了种种困难。“我永远不能忘记爸妈每天凌晨三点起床给我测血糖,为我的种种付出。”
“永远不要跟别人比痛苦。”现在,在1型糖尿病病人“圈儿”里,王耀辉是小有名气的“明星”,经常为“小糖友”和他们的父母做咨询,他希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小糖友”,他们一样可以有精彩的人生。(新民网记者 李若楠 李永生)
名词解释:
1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依赖胰岛素治疗,也就是说患者从发病开始就需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国外对1型糖尿病近90年的治疗经验显示,通过胰岛素治疗,严格控制血糖可以使1型糖尿病患者免受慢性并发症的影响。更多详情>>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52921234转641111 021-52921234转 新民网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