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创新已经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只有建构起有效的创新投入机制,培育主导性的创新文化,才能同时驱动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从而立于全球竞争的不败之地。
2017中国建筑装饰蓝皮书发布会现场
10月31日,由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主办、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研究分会承办的“2017中国建筑装饰蓝皮书新闻发布会”在上海盛大举行。据悉,这是继2016年建筑装饰蓝皮书创始本出版发行之后,建筑装饰蓝皮书课题组在行业调查的基础上,以创新发展为主题,编写了2017版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发展报告。
当天,发布会邀请了各地方行业协会领导、行业内资深专家以及数十家权威媒体代表等各界人士共襄盛举,其中出席活动的有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刘晓一、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研究分会执行会长张玉峰、江苏省装饰装修行业协会会长王有党、浙江省建筑装饰行业协会秘书长吴建挺、广东省建筑业协会装饰分会秘书长甄祖玲、中国社会科学院战略发展研究院研究员葛道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杨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分社社长邓泳红等嘉宾,同时出席的还有金螳螂、瑞和股份、建艺集团、南通三建装饰装潢、星艺装饰、洪涛装饰、雷士照明等装饰材料企业代表。
2017中国建筑装饰蓝皮书发布仪式
据了解,2017版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发展报告以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背景,对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创新发展现状和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总报告利用企业调查资料分析了建筑装饰行业创新发展的进展和特征,探讨了建筑装饰企业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创新的现状和趋势,以及技术创新的发生机制和效应;专门讨论了基于BIM的总体创新以及随着技术卷入而产生的链式创新、整合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报告还分析了企业技术和体制创新驱动机制,提出了具有行业特色的痛点理论。
2017年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发展报告指出,调查企业平均创新投入占主营收入的比例达到了2.28%,远远超出国务院在2013年2月印发的《“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中提到的到2015年末研发投入比例达到1.5%的标准。该数据说明,调查企业对落实创新驱动战略足够重视,提供了充实的资金保障。
总体看来,我国建筑装饰行业的企业创新方兴未艾。骨干企业已经初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龙头企业已经在向创新企业转型,在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方面掌握了主动权,并培育出促进企业创新的体制机制。例如,瑞和股份成立“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综合类科学研究院”,在科研实践中锻炼和培养一批骨干,建立研发队伍架构;建艺集团通过建立设计中心、项目管理学院、环保装饰材料加工基地,推出在设计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方面的员工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公司的新材料加工和建筑施工方面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雷士通过在国内外建立国际标准化研发中心、实验室和智能研究项目组,建立完善的研发体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可以期待,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可以在网络系统集成这一第五代创新技术阶段实现弯道超车,从而带动行业快速、高效转型升级,整体提高行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互动讨论
此次2017版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发展报告的发布,以企业调查和数据库建设为依托,力求研究报告能够给行业发展提供第三方独立评估视角,为行业转型升级以及精准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同时,2017版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发展报告的撰写出版也得到了深圳市建艺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瑞和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特艺达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南通三建装饰装潢有限公司、上海新丽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广告】
新民网出于传递企业资讯的目的刊登此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