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崛起的“非常新城”正在成为苏州产业发展的新高地。9月20日,相城区在上海开展招商活动,现场签约29个项目,总投资179亿元,主要涉及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械、大数据、产业基金、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
迈出产业强区新步伐 苏州北部特色产业集群逐步形成
作为“苏州新门户、城市新家园、产业新高地”,相城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高新区、高铁新城三大产业创新载体,正各自朝着“千亿级”规模目标加快迈进。全区拥有30家上市和新三板挂牌企业、743家规上工业企业、214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09家年销售超亿元企业,智能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数字经济、文化创意等特色产业已逐渐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苏相合作区和高铁新城是引领相城产业转型和城市建设的两大重要引擎,苏相合作区通过借鉴“园区经验”,已成为海内外客商投资的热土,楼氏电子、泰连连接器、赛峰集团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项目,福耀玻璃等国内知名企业集团先后落户。苏州高铁新城加快集聚大数据、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影视制作、高端非银金融等新兴产业,新经济势头迅猛,新动能加速集聚,目前已引进各类企业500多家,中兴、紫光、电影频道苏州制作中心等相关旗舰型项目先后落户,其中已落户大数据产业100多家,成为与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三足鼎立的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去年获批的省级高新区是相城区的“创新新天地”,将重点发展光电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现已集聚内外资企业1000余家。全区各类特色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形成了渭塘汽车零部件、阳澄湖新材料、太平精密制造、元和文化创意及商务商贸、望亭和黄桥的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近年来,相城区致力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载体、政策、金融、安居等各类服务支持,极力推进与大院大所对接,先后打造了西交大漕湖科技园、新门户·创客空间等4个国家级科技孵化器。与清华大学、中科院过程所、清华控股、苏州大学合作共建了清华大学汽车研究院、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苏州产业基地、阳澄湖国际科创园、相城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研究院等科技载体。近期,紫光云引擎科技、苏州同济金融科技研究院、新松机器人研发基地、京东智谷等创新创业载体相继落户相城。已建设省级以上企业研发载体、创新平台150多个。目前,该区正加快出台16个专项行动计划,更大力度推进创新载体建设、扶持重点产业发展、完善服务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围绕人才培育引进、创新成果奖励、重大项目建设、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等,不断优化扶持政策;设立了20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为各类人才提供充足的金融支持。
投资环境再获青睐 往年落户代表“现身说法”点赞相城
此次赴上海招商,相城便利的交通、成熟的配套、扎实的产业、良好的生态、丰富的文化底蕴、国内一流的政务、商务环境和极具特色的科技人才与产业政策,引起了当地530多位驻沪外国商会、产业联盟、协会、大院大所、投资机构嘉宾以及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文化创意等新兴领域的企业代表、科发人才创业嘉宾的关注,纷纷与相城区各个板块洽谈合作。现场签约的29个项目,主要涉及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械、大数据、产业基金、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
不少与相城紧密合作、落户相城的上海知名企业如海外高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合汽车、欧菲光和等近年来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发展势头强劲,部分企业家代表还现场做了投资分享。
据悉,在上海招商期间,相城区采取招商推介会与重点企业拜访相结合的形式,20日下午还举行了苏州相城(上海)“创新引领•人才驱动”科技人才专场对接会、苏州相城(上海)“智能制造•赢在漕湖”专场对接会、苏州相城(上海)“聚焦高精尖•构建新未来”专场对接会、苏州相城(上海)“数字经济•创意经济”专场对接会、苏州相城(上海)“聚焦大数据•共建大文化”专场、苏州相城(上海)“珍珠天堂•智能车谷”产业对接会、苏州相城(上海)太平科技环保产业对接会、苏州相城(上海)“产业集聚•智汇阳澄”专场对接会和苏州相城(上海)“智能引擎•赢在望亭”项目对接会。
[广告]
新民网出于传递企业资讯的目的刊登此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