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健康安全地生活,在即将过去的2015年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我们关心鸡肉中是否有激素、牛奶是否有营养、猪肉里是否有寄生虫、养多肉植物是否安全……
关于健康安全的说法层出不穷,但其中混杂的混淆视听的谣言也有很多,有很多人抱怨,就算自己不稀罕去信这些谣言,但总是被亲朋好友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被传谣!
谣言无处不在——盘点2015年最受关注的九大谣言,2016年别再上当受骗!
1. 外国人都不喝常温奶
常温奶是经过137~142℃、2~3秒超高温瞬时灭菌后采用无菌密封灌装保存,既不会损失牛奶中的营养又易于存放,常温奶和巴氏奶只是杀菌方式的不同,营养并无差别,优质蛋白质和钙也不会流失;外国人也并非不喝常温奶,法国、西班牙、比利时等欧洲国家的常温奶上架率都在95%以上。
2. 鸡翅激素含量高,女性经常吃会得卵巢囊肿
肉鸡长得快是因为打了激素,而毒素容易堆积在肢体末梢,所以女性吃鸡翅会得卵巢囊肿?这是谣言,肉鸡并不是打激素,而是因为良种选育。实际上,在肉鸡饲料中添加激素、给鸡打激素针不仅是不折不扣的违法行为,而且随便喂激素,会对鸡的心血管、肝脏等机能产生副作用导致鸡死亡,完全不能顺利长大,还有最后一点:激素比鸡贵。
3. 猪肉里的白条是寄生虫
买回的猪肉里扯出一条条“白虫”,是寄生虫吗?钩虫寄生在肠道内,真正可能出现在肌肉里的是猪带绦虫,但这些寄生虫经过检验后基本遇不到。而那些“白虫”,很可能只是猪肉正常的组织结构(比如肉筋),并不是寄生虫。
4. 双黄蛋是激素催出来的
有消息称,双黄蛋是非正常培育,含有激素,不适合少年儿童吃。虽然鸡的确每天只能产一个蛋黄的蛋,但那些刚刚开始下蛋的母鸡,各部位配合不够熟练,就有可能产生两个卵黄,形成双黄蛋,跟激素并没有关系。
5. 多肉植物有毒,不能养!
植物不像动物可以动,所以植物会产生一些毒素“自卫”。多肉中有些品种确实有毒性,比如番杏科、景天科、仙人掌科、菊科、大戟科、芦荟科、马齿苋科、夹竹桃科等多个类群的植物——但中毒的前提是摄入,仅用作关上摆设是不会中毒的。
6. 自拍杆可能变成引雷针
常见的自拍杆主要是铝合金材质,这种材料密度小、机械强度高的特性使得自拍杆较轻便且不易变形。虽然铝合金具备一定导电性,但只要不是雷雨天站在高处或空旷的地方,就不会引雷!而且在城市,因为周围建筑的阻挡,自拍杆变成“引雷针”的可能性就更小了。自拍杆引雷并非必然,只是极小概率事件。
7. 精液会堵住下水道
“精液堵住下水道”在年终岁尾因一条娱乐八卦火翻了天,但实际上,精液射出3-5分钟左右就会在自带的酶的作用下变成水样液体,而且因为精液本身溶于水,想堵塞下水道,基本上很难。
8. 清肺食物
中医认为梨、冰糖、银耳、萝卜等是“清肺食物”,但这里所谓的“清肺”一般是指减缓跟呼吸道有关的症状,比如咳嗽、痰多等等,并不直接作用于肺器官,无法清除或者减轻空气中的粉尘污染物对肺的影响。中医中所谓的“肺”和现代医学的“肺”并不是一个肺。
9. 珍珠奶茶的“珍珠”会造成肠梗阻
珍珠奶茶中的“珍珠”是使用糯米、葛粉等粘性较强的原材料制作的,确实比较难以消化;肠梗阻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肠道不通畅,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一般情况下混合性食物,胃完全排空的时间需4~6个小时。这跟患病者的胃肠吸收功能和所食物品都有关系,本身胃肠功能不太好的人群,或是幼儿和老年人都有可能因各种不易消化的食物出现不适感,和“珍珠”并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
(图片均来自网络)
新民网出于传递企业资讯的目的刊登此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街谈巷议微信
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52921234转604208 新民网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