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2015米兰世博会万科馆举行揭幕仪式,造型酷似“盘龙”的这座展馆在世人面前正式亮相,稍后万科集团在此发布了新一代企业标识(LOGO),对原有标识系统做了大幅更新,顺应向城市配套服务商的转型,凸显企业的国际化方向和贴近客户的理念。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李瑞宇、驻米兰总领事王冬、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会长姜增伟、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王石、总裁郁亮出席了万科馆揭幕和新标发布仪式。王石在万科馆揭幕仪式上说,2010年万科独立建馆参加了上海世博会,认为世博会是一个很好的国际交流平台,这次来到米兰再次独立建馆,一方面展示万科对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思考;另一方面,万科馆是桥梁与窗口,万科来到这里吸收中国需要的工业时尚设计,推动中国从建造向创造进步,在中国的转型中寻找市场机会。
王石说,由于万科在国际舞台上还是个新手,因此采取的策略是“笨鸟先飞”,成为了全球第一家申请参加米兰世博会的企业;此外,万科对当地合作伙伴也是充分信任,施工、监理、税务等团队没一个中国人,中方常驻代表一个月前才派驻米兰。万科馆的筹建全过程,充分尊重了国际化的逻辑。
万科馆占地面积959平方米,是中国企业首次在海外以独立建馆形式参展世博会,也是本届世博会第一个按预算、按进度完工的展馆。继2010年独立建馆参加上海世博会之后,万科与世博会结下了不解之缘,2013年5月,郁亮登顶珠峰时,还将世博会旗帜带上了地球之巅。
万科馆由国际著名建筑师、纽约世贸中心重建总规划师丹尼尔•里伯斯金设计,理念出自中国传统山水画以及梯田这一农业符号,外部4000块红色陶板在阳光照射下仿佛鳞片,整个建筑似盘龙一般,蕴含了农耕社会祈求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的寓意。
万科馆内部,纵横交错的500根竹子与200块屏幕组成了“媒体森林”,不间断播放着中国60个城市的普通居民在社区食堂的真实生活片段,游客可以通过它们理解食堂所体现出的东方哲学,以及万科对社区做出的承诺。
郁亮在万科换标仪式上说,新标对前一代的图形做了精简,是为了更好地配合公司向城市配套服务商转型的需要。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在“互联网+”时代,和城市共同发展是万科始终坚持的重要战略,未来的万科,不光要继续巩固传统住宅业务,还要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平台,密切关注新的细分市场机会,紧跟城市演进的步伐,在消费地产和产业地产领域拓宽视野,培育和提升新业务能力,为企业成长持续注入动力。
新标与国际主流设计接轨,体现了公司国际化、充分利用全球资源的发展方向。自2013年开始,万科进入美国、香港、新加坡等市场,一方面开展实际业务;另一方面,学习借鉴海外优秀同行的经验。万科选择在米兰世博会这一场合发布新标,是公司国际化最好的注脚。新标的线条字体清新柔和,表明万科将以更细致、更谦卑的姿态贴近客户。
换标是公司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万科第一代标识诞生于1988年,当时以索尼为标杆,打算投身录像机产业,因此公司标识设计上带有电器产品风格;2007年,万科销售额达到500亿规模,采用了形似中国传统民宅窗花纹样的第二代标识,紧扣专业住宅开发商的定位;而今采用的第三代标识,将见证万科在做好传统业务、为客户提供“三好”住宅的同时,与城市共同发展,转型为城市配套服务商。
为迎接行业白银时代的挑战,抓住“互联网+”的机遇,万科从组织变革入手,在2014年建立了事业合伙人机制,这一机制最初包括持股计划和项目跟投两个方面。万科骨干团队跟随股东成为公司的投资者,做到共创、共担、共享。共担是事业合伙人与职业经理人最大的区别,也是万科未来发展的组织机制保障。
事业合伙人机制是一个不断升级演化的过程,为解决公司部门之间的责权利问题,万科开展了事件合伙人的尝试;为实现与合作方共赢,万科又开始试点外部合伙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利政策环境下,万科鼓励员工在万科生态圈内创业,协助万科构建、丰富生态体系,为客户创造价值。
第42届世博会于5月1日至10月31日在意大利米兰举办,主题为“滋养地球,生命的能源”。世博园总占地面积约为170万平方米,设计灵感来自于古罗马文明,共有147个国家、地区和组织机构参展,客流量预计将达到2500万人。除万科馆外,本届世博会还有两座中国展馆:中国国家馆将以“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为主题亮相,中国企业联合馆的主题是“中国种子”。
新民网出于传递企业资讯的目的刊登此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新民网事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xinminwangshi
突发事、新鲜事、有趣事
感人事、烦心事等你来爆料!
扫一扫,关注有礼!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52921234转604208 新民网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8:00
[展开/收起]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64023633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shsxwddwyh@163.com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 |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